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研究/教學/服務與輔導


不做研究,不可能把書教好?


–與毓澤切磋  Albert Tzeng   2011/01/05

好友毓澤看到「反對獨尊SSCI SCI等指標 找回大學求是精神」連署,對於許多連署人意見中,對於「教學vs.研究」的粗糙對立,無法認同,在其FB提出兩點基本信念:(1)「不做研究的老師,絕不可能把書教好」,(2)「受學生歡迎不等於書教得好」。因此毓澤認為,「學生需要的是會教學還是會做研究的老師」是「學院內某些長期不事生產的既得利益者提出的假問題」。這段發言,引起極熱烈的對話,特別是與黃厚銘的交鋒。我自己認為,毓澤以利落文字拆解當前一種主流說法的邏輯基礎,甚為精彩!點出某些怠惰學者搭順風車,亦有所據!不過就命題論命題,我邏輯上無法同意(1),能認同(2),卻也有一些提醒:

1.
先討論第一個。「不做研究的老師,絕不可能把書教好!」我遲疑的地方有二:什麼叫「研究」,什麼叫「把書教好」?


1.1
研究,毓澤界定(註一)要有「產出」。那什麼又算「產出」?從形式條件的嚴格到寬鬆,姑且列出五種級別:一、名列SSCI/TSSCI的出版,二、具有評審機制的出版,三、公開可供檢驗的出版(當代是否包括網誌部落格?) 四、未出版的私人書寫,五、非書寫的表述、展演,或許以影音形式紀錄,或許由學生/他人紀錄。

毓澤的標準,是「發表為*可供公開檢驗*的白紙黑字」,這涵蓋了以上一到三,已遠比「獨尊SSCI/TSSCI」更「多元」。可若綜觀知識史,有多少傳諸後世的思想,原本是以四(有重要作品,在著者有生之年從沒脫離筆記,毓澤比我清楚)或五(孔子、佛陀、耶穌、亞理斯多德)的形式出現?如果當代有學者,只在這兩層留下紀錄,是否在毓澤的定義中被排除了?

毓澤對此,主張這是「現代學術的特徵」,強調「知識是透過與(國內或國際)學術社群的其他成員交換意見、相互辯難、發表來一步步累積的」。我同意毓澤對「現代學術」的觀察,但必須點出:這種學者想像,承襲了科學主義下「知識築塔人」的形象,對同儕評鑑的強調,繼承了工業時代「制度化的邏輯」,對最終學術產出的想像,也僵化成一種以真理為名、強調知識體系的巴別塔。以上,均忽視了學術做為一種「個人思辯詰問的展演藝術」,的另類想像。像是前述類別五,我點名的四位思想者,其留諸文字紀錄中言說,對我而言,更貼近於後者。我以為,毓澤對第一個命題的確信與主張,有鼓吹某種學術保守主義的危險。


1.2
再 談「把書教好」,也可能有很多種層次風格。1. 做為一種風骨表率、2. 引領質疑思辯、3.指引閱讀方向、4. 教授特定知識內容、5. 理解學生、鼓舞信心,甚至 6.只是讓求知這件事顯得有趣,顯得跟我們的生活 relevant…. 以上種種,只要做到幾點,這個老師往往就可能在某些學生生命中,留下正面影響。那麼在我列出的「把書教好」的種種元素中,有哪一種,一定要以「研究作的好」為前提?很抱歉,我沒有發現任何必然。

我承認,研究出色的學者,因為思緒的持續鍛鍊,因為對學術領域的持續跟進,比起怠惰的一本萬年老師,是「有較高機會」教學表現出色。但是我見過某些研究產能驚人的學者,卻因專精於特定領域而欠缺宏觀學術視野,或只注重研究發表而沒在教學溝通上有足夠著墨,對於入門層級的學生,教的一塌糊塗。

另方面,一個關懷社會的行動者,也能為人風骨表率。一個喜愛哲學思辯者,也能提出尖銳問題、引人深思。一個愛書人,甚或一個圖書館員,都可能指引閱讀方向。能把一門課教的精彩深入的人,也可能只是熟悉教學技巧與課程內容。能鼓舞信心者,或許只是多一點耐心。而讓求知這件事顯的有趣的人,甚至,只是你口中「學術藝人」的層級。以上種種,都可能對學生有深遠影響,卻都不必然有研究上的持續產出。

簡言之,教學可以是一種專業。某些「把書教好」的實踐中,不需以「研究做好」為必要條件。


2.
再來回應第二個命題,毓澤以「受學生歡迎不等於書教得好」(一如「得票高不等於施政好」),針貶教學上存在的民粹現象,邏輯上我無法不同意。

不過學者批評「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就像批評「高票當選的政客」一樣。說這句話,都得面對「替代的標準在哪裡?誰有權力主張?在政治上應享有多少權力?」這樣的自省。對於民主政治,我的信念是,知識份子不管有多優越的識見,都只能是圖透過「說服」跟民眾溝通,不能替(不管如何無知的)民眾越俎代庖。那回到校園呢?學者階級對於學生階級的喜好選擇,如果不認同,所依的標準為何?誰來認定?又能在政治效果(該名教員人事安排)主張到什麼程度?這個後續問題的答案,直接撞到「學術界有沒有草根民主」,「學生vs. 學者階級的相對權力」此間的價值選擇。

以上這一段,只是展開與留下提問,不是反駁。


3
綜上,毓澤將「學生需要的是會教學還是會做研究的老師?」,視為是「學院內某些長期不事生產的既得利益者提出的假問題,」我認為言之太過。我同意毓澤觀察的,有一些怠惰學者搭這次論述的順風車,在一旁推波助瀾。但是這段話的基礎是第一個命題,我已討論如前,自然無法被這段文字說服。

4.結論


一、反SSCI/TSSCI運動,一如任何其它運動,吸引的參與者中,不見得在基本問題上都有足夠清楚一致的立場,運動的展開,也難免會引來某些「既得利益者」的搭便車。我支持毓澤公開跟這些連署的發言對話,但本末有序,無須因而反對對運動本身。

二、研究與教學,不必然衝突。好的研究能力,也很可能與教學能力相關。但無論如何,前者不必然是後者的前提。我以為教學有其專業,與其以研究產出做為教師適任與否之標準,我反而支持建立獨立教學評量制度,一來淘汰搭順風車的怠惰老師,二來讓有志於「專職教學者」,能有制度上發揮的空間。

三、教學現場,確實存在民粹現象,受歡迎不代表教的好。不過批評時,需思及何謂教的好(替代標準)?誰判斷?有多少權力?這些問題背後,涉及「教學政治」中學術與民主價值的對壘,也涉及學者/學生階級的知識品味相對權力。

註一:原對話串第27則留言

毓澤:「我對研究的看法,確實比厚銘老師要再限縮一點。我覺得,個人平時的唸書思考雖然是「研究」的前提,但「研究」最終還是必須有「產出」。為什麼呢?因為我認為這是現代學術的特徵:知識是透過與(國內或國際)學術社群的其他成員交換意見、相互辯難、發表來一步步累積的。為什麼「發表」是重要的?因為唯有透過發表,學術工作者的想法理念才能成為*可供公開檢驗*的「白紙黑字」。我認為,這個「可供公開檢驗」的標準,是學術社群必須堅守的原則,也是justify納稅人繳稅「供養」學術機構的重要理據。」

2011.1.5 補充 兩種觀點彌合的可能:「研究」內涵的回歸

寫此文時,原本還有一段將「研究」的定義進一步延伸,但考慮到容易模糊論述立場,也沒有緊扣毓澤原PO,就先刪除。後來讀到廖元豪的「走了一位教學特優教師之後」,覺得他對「沒有研究,不可能有好的教學」的介說接近我刪去的那段,重新補陳述如下:


有沒有一種狀況,能夠讓我贊成「不做研究的老師,絕不可能把書教好」這句命題?

有,那就是調整「研究」的概念範疇,不以「白紙黑字可受公評的產出」為標準,而涵蓋一個教師,對於課程架構、內容、教法,進行的種種資料彙整、理解組織、思索反省、乃至延伸連結的「心智勞動」。這些心智勞動有可能有留下「未公開出版」的文字紀錄(筆記),也可能有一部份只內化為教師本身教學辯證的技能,而沒有形諸於文字(內在腳本)。

如果研究的內涵,能從出版層面的技術界定,回歸到認知層面的原始界定,那我便能同意,「不作研究的老師,絕不可能把書教好」。在這種界定中,關懷社會行動、熟於哲學思辯、熟悉出版品視野、精進教法教材、乃至用心揣摩學生心理等,都是某種意義上的研究。

毓澤強調,應將課程課綱的準備,視為研究產出的一部份,我十分贊成。相對的,為人教師者,若能多以文字書寫將各種心智勞動的過程留下文本,對於澄清思緒、溝通、傳遞,也有助益。如果上述兩個方向能同時推進,我與毓澤角度的分歧便有機會彌合。

只是當前對於研究出版的狹隘認定,加上獨重SSCI/TSSCI論文的誘因結構,往往在在鼓吹大家追求想像的「出版品質」之際,反而拉高的對話門檻,減少成功出版的論文數,阻礙觀念思想的流動。對於這件事,我只能說,還好我們有Facebook + Blog!

2011.1.6 後續討論整理


Yun-Hao Ko ‧我們如何判斷「教學現場的民粹現象」?

一般來說,我們是如何判斷真的有「教學現場的民粹現象」?我很好奇這點的主要原因是在報紙上常看到一些教授認為教學的評分是不重要、不具鑑別度的,因為有些教師可以透過上得很輕鬆、沒要求、講笑話等等讓同學有好感而給予極高的評分。但若只以我自己大學上課的經驗,似乎不太能支持這樣的想像。所以我想了解他們這種說法背後有沒有什麼根據。


Albert Tzeng ‧我願意尊重學生的判斷。

Yun-Hao 這就是我留給毓澤的問題.. 說有老師譁眾取寵,以給分甜、課程輕鬆來討好學生,博取學生歡迎,我無法否定這種可能。但是我求學的經驗,已經跟現在有一定差距,不敢宣稱對現在大學課堂狀況瞭解。所以我也很好奇,作這樣論述推斷者,如何得知?靠什麼判準?

如果問我個人看法,我願意尊重學生的判斷。我認為媒體上那些說法,或許是反映著「自認為」是因為比較嚴格,才不受到學生歡迎的老師,所傳出來的。這些說法欠缺學生方的說詞,只是呈現出單方面的知覺。但我也承認,我前述看法的前提,是假設學生也有求知的動機。在某些學校,如果學生都覺得只是來混一張文憑,這種想像可能有一點困難。只是在另一方面,如果給學生更多評價老師的權力,或許,也會讓學生更重視自己受教的機會?這些事情我只能推敲,實作技術上,需要很多琢磨實驗。

Thomas Fang Peng ‧何謂「好的教學」?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漏看了什麼,但是就我來看,到目前為止,其實有個問題是兩位還沒有真正對話過的:到底何謂「好的教學」?對不同的人而言、在不同的情境下,「好的教學」有幾種可能的定義方式:(1) 有人可能認為,好的教學必須要啟發學生,引導學生消化、反省,進而批判教材的內容;(2) 也可能有人認為,只要能讓學生熟習、瞭解並融會教材的內容,就是好的教學;(3) 當然,也可能有人認為只要學生喜歡來上課,並且有開啟學生的興趣、建立某些觀點就好。

當然,定義可能有千百種,而且搞不好在不同的脈絡中⋯⋯,每種都有它的道理。例如,用第三種定義來要求系所的核心課程大概會很匪夷所思,但如果是通識課的話,這樣的定義聽起來也不賴不是嗎?基於不同的對大學的想像、針對不同的課程,不同的人可能會對「好教學」有不同的定義。在不同的定義下,「不做研究的老師,絕不可能把書教好」(毓澤兄的命題)可能會衍生出不同的討論。如果是第一種定義,那我想研究經驗(或是能力)對教學會是非常重要的;若是第三種定義,那就比較難說。

這麼一來,問題可能就變成,在眾多定義裡,我們要追求哪一種好的教學?這些定義何者為佳,也牽涉到不同的人想像大學的方式。大學是培養拒批判性格的知識份子(因此好的教學必須引導學生反思批判?),還是訓練積累現代社會需要的人力資源(因此好的教學只要讓學生熟習掌握知識即可?),或者,大學是訓練有基本求知胃口、通才、能夠獨立學習並參與公共領域的現代公民(所以有趣活潑讓學生樂於學習樂於思考最重要)?


換句話說,平平是教學,我想真正應該爭辯的,到頭來可能是「我們比較重視大學的哪一個面向」,或者「什麼是大學」

Albert Tzeng‧毓澤命題的貢獻與侷限

我在筆記的1-2,有稍微碰觸到何謂「書教的好」。不過我只有激盪出幾種不同想像,以強調「好的教學」的多樣性。畢竟筆記做為對毓澤兩個命題的回應,書寫態度上,就只打算質疑這些概念的界定判准,丟回給原發言人處理,不打算越俎代庖大談我自己對相關判準的界定。

我覺得,我承認,「積極投入研究」跟「善於教學」,彼此間有一些戶可奧援的地方,將「教學」跟「研究」對立起來確實有所誤導。毓澤的貢獻在於點出這個常見盲 點,但他卻推到另一種極致,主張好研究為教學的必須前提,又一刀下去扼殺/忽視了兩者交集外的差集(不作研究出產的好老師,跟不善於教書的研究者)。

其實在「理論vs 實證」上,我也看過類似結構的辯論。早年台灣學界,發展成理論、實證兩群人,形成不必要的對立,然後出來一個謝國雄,用四位一體將兩者鑄融,這是他的貢獻。然而謝國雄鼓吹的典範,卻又忽視「理論研究」獨立存在的價值,而為毓澤批評過(可以參考我之前一篇格文,’Role of Social Theory’ 那一段)。說來弔詭,在「教學vs 研究」這個向度上,毓澤扮演的角色,卻恰如謝國雄在前者扮演的角色。


Dean Kao

教科書都很難納入評鑑標準(沒有原創性;此點亦非台灣獨然),更別提大綱設計、講義或ppt了。組織或學生的易吸收度難以評鑑。(quantification, like bureaucratization, is the fate of the world)。另外,美國政治學界著名的blogger Daniel Drezner,他的著作量肯定夠,在芝加哥大學卻沒拿到終身教職 (他現在在Tufts-Fletcher),當時就有討論是否有些同儕認為他不務正業。


Albert Tzeng ‧供需失衡下的過度競爭,才是背後真正動力

謝謝Daniel Drezner 的例子。其實我跟毓澤的討論,只及於理論層面。實然面,真正推動這些改變的政治動力,還是學術人才供過於求與過度競爭下,能分配到有限名額的人,得向那些 求職不順利的人拿出justification。我寫的筆記,不企圖改變這個趨勢,只是要提醒,不能把實然當應然,而在理論層面當起了結構變遷的幫兇。

Poe Yu-ze Wan‧尸位素餐教師的問題


其實我發言背後的動力很簡單,也很「情緒」:我看到很多學院內打混的人尸位素餐,而學院外很多優秀的人才卻進不來。這些尸位素餐的人通常沒有研究表現,而唯一能讓他們用來justify其「存在理由」的,就是所謂教學。但偏偏其中不少人根本不認真備課,只靠著一些伎倆博取學生認同。我從碩博班階段就一路看著這些教師打混到現在,實在看不下去,如此而已。(這些都是我的親身經驗,不是臆測。比如說,有人靠著給學生極高的分數來換取中等以上的教學評鑑成績,而該名教師從不備課,甚至只帶一杯咖啡來「上課」。一直到我親自上到這名教師的課,我才知道台灣某些學生有多麼可恥,竟可以為了高分而在教學評鑑時出賣良心。)我所謂的「不作研究的老師,絕不可能把書教好」或許話說得太重,要我講得moderate一點當然也是可以。但這句話講的是:研究是教學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我當然承認有「不善於或不認真教書的研究者」存在。這種人比比皆是。我也認為,在現行制度下,他們在教學上的怠惰或無能並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如果要講accountability,這些人也該算進來。

Albert Tzeng‧教學評鑑為什麼不準?

『一直到我親自上到這名教師的課,我才知道台灣某些學生有多麼可恥,竟可以為了高分而在教學評鑑時出賣良心。』

這句話很真切、動人。不過我想問句煞風景的話:我知道毓澤對該名老師很失望,但你如何能「確認」,教學評鑑給予佳評的學生,是「為了高分,昧著良心」?因為對於一個冷血局外人(我)而言,這段描述還存在四種可能:

一、該些學生對於好老師的價值觀,跟你不同。他們可能不覺得非要塞很多知識,可能不覺得教學非得搞的這麼嚴肅緊張,他們可能覺得能夠輕鬆地讓學習成為一種樂趣,就是好。
二、該些學生學習經驗中(哪些大學?),可能碰過太多更混的老師,遇見太少你定義中認真的老師,主觀比照的參照座標,跟你不同。
三、該些學生可能對「評鑑」這些事未曾嚴肅看待,甚至可能主觀上不相信這一套管理措施,只是帶著一種很cynical 、kuso 的心情隨便填填。
四、該些學生可能有某種「見面三分情」的宅心仁厚,不是很想給老師難看。畢竟因為他們的鄉愿受害的那些「優秀人才」,他們不認識、看不見。

上述質問,正是我在進行實證研究時,時時刻刻必須提醒自己的事:我對現象的解讀,是不是太縱容自己的價值判斷、自己的情緒感受,介入我對其它行動者行動邏輯的詮釋?我覺得除非曾深入對談過,我無法確認他們給佳評的理由,你曾跟他們深入談過嗎?

再者,即便我們都知道某些教師尸位素餐這的問題,也用「研究產出」做為標準砍下去,真能解決這個問題嗎?這一刀,一併砍掉了「無心於研究產出,但教學表現良好的老師」,卻留下了「專注研究但不善教學者」,是否又造成一種對教學品質的反淘汰?正本清源,還是要回到提升「教學評鑑」的效果。

我感受到,你覺得學生判斷太容易被買通了,不足以信任。但我個人的態度是:要在制度設計上排除或弱化學生意見這一環前,先得自問,原制度本身有沒有善盡「教導學生充分使用其評鑑權利/ 負起評鑑責任」的義務?

如果只是發一張Rickert Scale讓大家填,每個人對量表上個別項度的具體內涵還不熟悉,參照標準(心理的常模)也都不盡相同,輿論上也充斥著對評鑑這檔事的揶揄之聲,我們如何能產生出有鑑別力的結果?這是將「適用於比較低階現象的」心理測驗法,挪用於擔任較複雜的社會性功能時,會出現的不足。


Bruce Yuan-Hao Liao

的確,在學術圈就知道,會要求「研究表現」,而且以有審查制的期刊為標準……有一部份原因是要用來對付那些尸位素餐,糟蹋學術名器與學生前途的「老師」們。真的!這種人之多,也是罄竹難書的。

當然這種手段也已經異化到可怕的地步。但「研究表現」的要求,對於壓制或攆走那種老師…不得不同意,還是有一定的效果。(在正常情況下,「研究」的要求對絕大部分的學術圈人,並不困難;但對那些十年沒讀過書的人來說,就是致命傷了)





















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2010國政素描與建言








政治:





馬政府素來強調「一中各表」,但中國方面向來反對一中一台與兩個

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只承認「各自以口頭聲明方式表

一個中國原則」,不曾承認有什麼「各自表述」的空間,更不承認

中華民國」的存在。所以,中華民國不能加入聯合國WTO等含有

權意涵的國際組織。然而,人民安危與國家主權不能繫於口頭與

。如果九二共識指一中各表或各表一中,基於主權尊嚴與對等

法律文件直接載明,並揭露其意涵


陳雲林日前在北京公開強調,兩岸若沒有堅持反台獨、九二共識的基

礎,兩岸經貿不可能有今日局面。陳更強調,如果反台獨、九二共識

沒了,「那麼可能一切都要重新考慮」。可見,兩岸的經貿政治文化

等來往有政治前提。在大陸看來,中華民國也是台獨,承認九二共識

,實質上就是接受一國兩制,才無台獨問題。

































財經:





































1.投資中國佔我國全部對外投資高達百分之七十,對中國出口比重更

居台灣整體出口的百分之四十二。






經濟部2011.1.20發布統計,指去年我國國內接單,但在海外工廠生產
的比率高達50.43%,不但首次突破50%,也顯示即使外銷訂單金額創
新高,超過一半的產能是在國外營運。同一天發布的另一項統計也顯
示,去年僑外投資金額減少20.56%,對中國投資金額卻激增101.87
。這兩項統計足以反映當前台灣經濟的現實,甚至是病態,深值國人
警惕。


是的,簽了ECFA後,「看起來」經濟會變好,也就是政府的很多數

會變漂亮,但有一個數字會變得很高,很多人的臉會變綠,這個

字就是失業率。尤其不能忽略國安問題,國家經濟戰略就是國安的根

本。白癡才相信經濟與政治無關。

































































2.政府一直宣傳2010年民間投資首破兩兆,認為投資暴增將帶來就業

薪資的增加,但我們要提醒政府的是,民間投資早在2004年就破

,而去年的金額還低於2007年;2010年實質投資淨額只有2004

69%,2011年更僅剩五59%。投資淨額沒有大幅成長,意味著

沒有政府那樣看好。













































































3.據統計,目前中央政府的負債總額,「登堂入室」的為4.9兆元

「躲在門後」的隱藏性債務有13兆餘元,「門外徘徊」的地方負債7

千多億元,加總幾乎達到20兆元。經換算,平均每個國民要負擔80萬

元債務。馬政府舉債屢創新高,2009年舉債4165億元、2010年舉債

5千億元、2011年還要舉債4291億元,正好包辦史上單一年度舉債

三名。花博耗資140多億、精彩一百-大概是指建國一百年煙火秀斥

2.6億元,政府似有花不完的錢?





























































































4.財政部2011.1.11公布,去年全國稅收1兆6133億元,較前年增

830元,卻未回到金融海嘯前水準,繼前年較預算數短徵2500多億

,再度短徵44億元,而中央政府短徵稅收更高達506億元。對財團

大企業提供獎勵與租稅優惠應合理對相對弱勢的中低收入

企業中南部的照顧應重視









































































































5.亞洲四小龍2010失業率,我國以4.8%高居第一,遠超過新加坡

2.1%、南韓3.6%及香港4.1%。雖然我國失業率已降至百分之五以

,但其中包含政府耗費大筆預算雇用數十萬臨時工所致。190萬

人繳不出國民年金,60萬人繳不出健保費而遭鎖卡,86萬人次的年

輕學子必須申請助學貸款。粗估有68萬名勞工仍找不到工作,其中

20萬人是長期失業。馬英總統最近說,要解決少子問題,必須提

升至國安層級,鼓勵生育。問題是,誰願意生?

























































































































6.行政院主計處發布2010年五月薪資所得不到3萬元的受僱員有359萬

7人,占總受僱員工約45%,其中有103萬8千人的月薪資不到2萬

示「窮忙族」愈來愈多。但願未來發展可以帶來有感的質的

成長。經濟成長並非只是追求表面的統計數據,理當包括生活品

的改善失業率的實質降低貧富差距的縮小助相對弱勢者

障內需產業的發展等。







































































































































7.政府一直宣傳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超過9%,那是因為2009年的經

表現掉到谷底,比較基期較低才導致去年的高成長率,但我們

政府的是,實際的經濟成長並沒有那麼多。馬政府公布去年GDP

是主計處用2006年的價格來推估,內需數字雖都減少數字卻

「虛胖」了1兆1400多億元,這是因價格調整多出來的,換言之,

這些「收入」根本是無中生有。


從人民所得的觀點來看,合理的估算應該是將出超得到的收入用進口

物價或消費者物價來平減,以代表人民對消費品或進口品的購買力,

而不是以主計處計算固定價格GDP的算法。人民真正得到的總所得

應該是「消費金額」+「資本形成淨額」+「出超的購買力」三個數字

相加才對,重新計算後,馬政府執政三年來真正所得一共才成長1497

億元,換言之,經濟成長率只有1.36%,難怪民眾的荷包無法感受到

經濟成長的果實。





































































































































































8. 行政院主計處發布2009台灣所得分配統計,低收入家庭受到金融

衝擊最為嚴重,導致民國九十八年台灣五等分位家庭「原始 所得」

距擴大至8.22倍,創下歷史新高;在透過社福支出與租 稅措施

齊下後,「可支配所得」差距雖降為6.34倍,但仍是 歷年次紀錄。

台灣未來極有可能成為雙M型社會:一方面在家 戶所得由富差

距拉大呈現M型分配;另一方面五都改制之後 ,直轄市與非直

的城鄉差距擴大。如何讓這些可能發展的趨 勢不再惡化,政府勢

要有所作為。























































































































































































9.房價一路飆漲,特別是台北市2010就上漲百分之二十七,一般家庭

少要18年不吃不喝,才能在台北市買個35坪的房子,而對有學貸負

的年輕人而言更是難如登天。我朋友在大安區有一房約36坪,多年

房價在一千萬元上下,如今同棟房子出售價高達2500萬元。

































































































































































































教育文化:





































































































































































































1.對一般退休族來說,退休金放銀行,利率只有1%多,不過退休公務

享有所謂18%優惠存款,而且在五都選前數日銓敘部陸續通知他們

原本2006年因修法減少的優存額度,從2010年11月22日起恢復,

增加30~50萬額度,適用18%利率,等於每年最多多出8萬多的利

息。

















































































































































































































2.私校教師退撫條例在2009年6月就由立法院三讀通過,原定2010年

開始實施,但因其中有關公保轉入勞保的相關細節,行政院勞委

和考試院銓敘部協商多次終獲決定,但因月退俸承辦銀行未解,

延宕至今還沒實施。莫非得等2012大選前才會實施?難道政府部門

以公然違法?怎會獨厚公立軍公教,優惠存款高達18%,所得替代

偏高達95%以上,黨職可以併公職!


3.謝文華於2011.1.16報導,繼全國四十六個新聞傳播系所、一三一

學者發起「反收買、要新聞」呼聲後,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也於十

在臉書發起兩百個公民團體連署聲援,短短五天即「達陣」。各

代表週一將齊聚吼,痛批政府與財團買新聞造假,應該還給消

一個健康的媒體環境!




連署聲明強調,廣告披上新聞的糖衣,是當前極為普遍現象,全民

是被迫吃下假新聞的受害者,財團勢力對新聞報導無孔不入的滲透,

並不亞於政治新聞。尤其對記者和編輯造成自我審查的壓力,形同當

代的媒體戒嚴,真實新聞應有的版面被嚴重排擠,我們只能在政商夾

縫中,勉強看見一絲真理的陽光。



連署提出三項訴求主張,呼籲修法禁止政府及政黨購買新聞,立即停

止置入行銷,確實執行資訊公開法;企業應自我節制,尊重媒體工作

者的專業,不再用金錢欺瞞社會大眾;媒體經營者及高層應負起社會

責任,廣告應明確標示,不再魚目混珠。


NCC,你們做了甚麼!







































































































































































































































































4.繼「識正書簡」之後,2009.6.19馬英九總統再提出兩岸民間合編

「中華大辭典」的主張,「建議將正體、簡體兩種字詞語彙陳列比較

,以利兩岸互動。」


大陸的當代簡體字典,都要以《現代漢語詞典》為參考標準,而《現

代漢語詞典》是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這樣的指導機構,加

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這樣的長期執行單位而

形成。《現代漢語詞典》的定位、精神、內容以及方法,都有一套貫

穿的理念,規範(prescriptive)功能強烈而鮮明。



但是台灣呢?又要根據什麼樣的標準來「陳列」正體字的語彙呢?過

去,台灣有一套教育部編輯的《重編國語辭典》,有著相當於大陸

《現代漢語詞典》的角色與作用。《重編國語辭典》溯源於1928年教

育部所想著手編輯的《中國大辭典》。《中國大辭典》編輯歷時四年

後,因為日軍進犯北平而停頓,因而在1936年替代出版了一部以「寫

定詞形」與「正音」為兩大特點的《國語辭典》。



國民政府來台後,教育部展開重編《國語辭典》的工作,設立以指導

委員會(以葉公超為首)與編輯委員會,歷時五年,在1981年編成

《重編國語辭典》出版。由於《重編國語辭典》是以《國語辭典》為

底本而成,難免有一些侷限。除此之外,這部辭典龐大的篇幅(共六

大卷)也在銷售上產生阻力,從1994年之後,就不再出版紙本,而改

為網路版本為人所使用。以本人曾參與兩本辭典的經歷看,首需訂正

《重編國語辭典》。

























































































































































































































































































































5.「反對獨尊SSCI、SCI 等指標 找回大學求是精神」連署聲明


為了提升台灣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2003年教育部首度針對國內所

大學及技專校院學術表現進行評比,當時根據各校教師在美國

Thomson Reuters公司所設SSCI(社會科學)、SCI(科學)索

資料庫所發表的論文總數,作為各大學評鑑指標。未料在媒體公

這項統計之後,造成包括一向專擅人文社會領域的政治大學落居

48名,多數師範院校排行不理想,其他大學人文社會領域大為震驚

情形,事後並遭到社會各界的批評,認為上述SSCI等資料庫充其

只是「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性質,與教授真正的學術水

及社會影響力差距甚遠(註1)。即使在歐美學術先進國,也少有大

是依據教授有無在上述引(論)文索引資料庫發表論文與數量多寡

作為升遷及終身聘用(tenure)的標準。多數學校會依據學校性

與各領域的差異,做論文與專書的實質審查,也包含教學品質與

會服務,來衡量整體表現。至於是否有在SSCI、SCI等期刊發表

並非關鍵。尤其許多國際知名的期刊,包括公共行政、法學、科

教育等人文社會領域,SSCI等都有所遺漏 (註2),且收錄的期刊

水準參差不齊,不宜單獨作為大學學術評鑑或經費補助的標準。



然而在2005年推動各大學評鑑以來,在世界大學排行榜的壓力下,五

年五百億追求頂尖大學計畫陸續推出,原本這是個台灣學術界可以擺

脫西方國家學術殖民與研究自我矮化的契機,未料SSCI等卻被政府大

加運用,成為官方學術權威關鍵指標,且不斷透過累積論文發表數與

以英語發表形式為主的壟斷,在忽略學校性質不同、文理科系有別與

研究性質迥異的情況下,連必須面對台灣社會問題、找出解決之道的

人文社會學科教授們,都被迫拼SSCI論文。結果製造出大批期刊論文

,但研究主題與台灣社會愈來愈脫節;大學論文出版超越教學與人才

培育工作。而教授原本求是、求真精神,及作育人才與良師興國等責

任,幾乎被SSCI論文發表的多寡所取代,大學與社會愈來愈疏離!而

其中受害最深的莫過於人文社會學科,許多人的研究被迫配合國外期

刊的議題,大量引用國外研究,甚至忽略本地的需要,尤其不鼓勵專

書的出版與本土學術的深耕研究,影響深遠!



過去這些年在教育部、國科會等政府單位帶領下, SSCI 已成為國內

學術評鑑的重要且關鍵指標,透過五年五百億、 頂尖大學計畫、大

學評鑑與經費補助、國家講座與學術獎、國科會專題研究與各類獎

助等競爭型計畫的申請,推廣到各大專院校與系所。尤其不分學校與

學科屬性,深化到每位大學教師及研究人員的升等、績效評量、學術

獎助、彈性薪資等各方面。造成大學教授全力向SSCI等期刊衝刺與靠

攏的歪風:不分領域差異、不分主題屬性、忽略教學是大學的核心任

務,擅長教學及輔導學生的老師也是大學的重要資產!各校為了爭取

資源與排名,唯SSCI等論文馬首是瞻,遺忘學術發展原本就具有多樣

化的本質,強將理工及醫學之標準套在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遺憾的

是連最近教育部第二期頂尖大學計畫,也將基本科學指標(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以SCI/SSCI為基礎)列為申

四大效標的第二大指標,以理工科為主的SCI論文總數即占四項,

SSCI占兩項,其餘才是專書與國際級講座等指標。這種不斷向SCI與

 SSCI等論文傾斜的國家級重大補助辦法,造成「橘子與香蕉無法比」

、科學與人文不分的後遺症!結果這幾年來國內如整體的SCI 、SSCI

 論文數量的確大幅成長,台大也躋身過世界百大列,不少學校得以

添購許多貴重儀器,硬體設備也亮麗許多,但整體論文被世界各國所

引用的比例依然有限,對國人的助益與產業實質提升不多!甚至過去

在華人世界首屈一指的人文社會學術專書著作量已大幅下滑;美國大

學圖書館新的藏書已幾乎看不到國內學術專著。台灣人文社會學界在

國際競爭力與影響力也在下滑。



在論文出版成為王道、大學「教學」被視為次級工作之後,出現以下

現象:當前台灣學生在各種學科的國際競賽多名列前茅;2003-2007年

教授發表科學教育論文篇數全球第五,而2001-2009年六種重要科教期

刊中,台灣發表論文被引用次數也高達全球第三!然而學生學習數理

與科學的興趣低落,成就差的比率也逐年增高。可見科學教育研究與

論文發表數量遠離實際教學的需要,也無助於中小學課程與教學之水

準提升!尤其許多私立大學院校在面對學生水準參差不齊情況下,有

些教師甚至必須投入70%以上的時間做學生輔導,但評鑑或升等卻仍

然看論文發表數,相當不合理。



因此,為了終止政府及學界持續獨尊SSCI、SCI等等延作法,重申這

套評鑑指標對於人文社會之重大誤導,我們特別提出以下連署訴求:



一、反對獨尊SSCI:教育部、及國科會應全面檢討以SSCI等論文期

刊數與影響係數,作為學術評鑑與經費補助之主要依據,並擴大國

際期刊資料庫收錄之種類與數量,並依據不同領域給予不同的權重;



二、尊重學術多樣性:籲請政府當局正視人文社會領域中出版專書之

特性,體認人文社會研究負有對斯土斯民的責任,尊重其學術研究之

多樣性,避免再以SSCI等量化指標,簡化學術成果與社會貢獻;



三、建立學校分類機制:呼籲政府短期內著手研議,並儘速建立學校

分類、學門及學科分類等工作,讓人文、社會科學及技職體系擁有多

元評鑑標準,研究與教學型大學並重、經費分配具公平原則;



四、找回大學求是精神:落實學術著作實質審查機制,輔導專書評審

制度,鼓勵學術研究對於台灣本土理論與模式的發展。各大學與各學

門重振學術社群倫理與專業規範。



五、正視人文社會評鑑標準:薦請教育部及國科會參照以下指標,擴

大人文社會評鑑指標與權重之重擬如表一:



























































































































































































































































(註1) 參閱如張海燕 (民93)窺管引用文獻索引的學術評鑑功能。臺灣

師範大學圖書館通訊雙月刊,60期等相關文章。



(註2) 以法學期刊為例,依Wahsington & Lee大學法學專業期











刊排
名為參考,排名前50的期刊SSCI卻只收藏20種 (收錄率40%)。
















著名的Havard Journal of Law and Technology,以及眾多耶魯、

哥倫比亞、柏克萊的法學權威期刊都未收錄。



(註3) 除了美國Thomson Reuters公司出收錄的SSCI等,以教育

期刊為,尚有許多其他如:

Bibliography of Asian Studies Online,

Current Index to Journals in Education,

Educ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ERIC) Databas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bstracts, Scopus,

and Wilson Education Index 等。



(註4) 其他如:Project MUSE資料庫等,另外在學術專書方面各校

應有相關配套措施。



政大教師會、教改論壇、台灣競爭力論壇 共同發起    2010.11.26




















6.中華電信2011.1.17進行大型招考,報考學歷要求大學以上,職缺月





















萬四千元以上,吸引逾七千人到考,錄取率雖僅百分之二點九
,但中














































































華電








































信表示,這已是金融海嘯以來錄取率最高的一次,其中
碩博士學歷














































































應徵者








































更高達二成四。



























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如何閱讀左傳, 奠定堅實基礎

研究工作以正確解詁原典為根柢,能精準理解文獻亦有助於研究之深化,研究與文獻考箋二者初無分軒輊。如能循序漸進,勤奮閱讀,則研究成績之優化已得其肯綮矣。今分三階,敘明如何閱讀左傳:

(一) 進門閱讀法:
1. 左傳全譯:王守謙等
2. 左傳今注今譯:李宗侗

(二) 登堂閱讀法:
1. 編年體:
(1) 杜、孔注疏:
A. 十三經注疏本: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
B. 左傳會箋:日本竹添光鴻
C. 春秋左傳注:楊伯峻
(2) 服、賈古注:
A. 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清劉文淇等祖孫三代
B. 春秋左傳賈服注輯述:清李貽德
2. 紀事本末體
(1) 左傳分國集注:韓席籌
(2) 春秋三傳-亂世的青史:李孟生

(三) 入室閱讀法:
1. 導讀:
左傳導讀:張高評
2. 學史:
春秋左傳學史稿:沉玉成等
3. 史論:
東萊左氏博議:宋呂祖謙

(來自Bookman:人文願景)
http://168hy.blogspot.com

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吳再益︰台灣接單、中國生產 導致就業萎縮

記者鄭琪芳/專訪  2010.9.6
近來台灣經濟表現亮麗,但多數民眾卻感受不到,所得分配不均問題引起重視。行政院主計處國民所得評審委員、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表示,國內經濟已恢復到金融海嘯前水準,但失業率仍無法回到過去水準,主要就是「台灣接單、中國生產」比重太高,導致國內就業萎縮、薪資停滯不前;他強調,「台灣接單、中國生產」比重不能再增加了,所以上游產業要抓住,尤其關鍵技術是台灣的命脈,必須要掌握。
記者問:主計處公布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超過十%,預估全年經濟成長率八.二四%,但國內貧富差距持續惡化,失業率仍高,主要問題在哪裡?
經濟成長  才能創造就業
吳再益答: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超過十%,主要是因為去年一、二季處於經濟循環谷底,比較基數較低,因此今年上半年經濟明顯反轉,目前國內外經濟活動已恢復到金融海嘯前的正常水準,但國內就業狀況好像沒有充分反應。
過去一年來,國內失業率從最高六.一三%降到五.二%,失業率降低一個百分點,反映就業增加約十萬人。吳揆說年底失業率要降到五%以下,我認為,創造就業的不二法門就是經濟成長,過去一年來是有創造就業的,畢竟失業率已降低一個百分點,這是經濟成長所帶動的。
問:國內失業率降低,有一部分是否來自政府加碼短期就業措施的效果?根據官方資料,目前政府雇用人數較金融海嘯前增加九.五萬人。
答:確實有這個數據。政府部門臨時聘雇的,叫作「擴大就業方案」,因為私部門無法創造就業,才要透過公部門創造,但絕非長久之計。而且未來政府部門應走向小而美,怎麼會虛增這麼多人力?這些都是短期工作,像是聘請臨時工掃地、清垃圾等。
擴大就業方案過去十年來就有,不是這兩年才有,過去十年來平均經濟成長率大概四%,跟前一個十年的六%相較,差了兩個百分點,因經濟成長率較低,創造就業的能力矮了半截,因此有擴大就業方案,但花費政府預算創造的,都是短期就業,能夠讓勞工有長期的工作,還是要靠經濟成長。
問:如果政府沒有大量雇用臨時工,國內失業率可能仍處於六%的高檔,為何GDP(國內生產毛額)已回到金融海嘯前水準,失業率還是這麼高?
答:經濟成長率及失業率兩個指標是息息相關的,經濟成長可以降低多少失業率,這次的「國民所得評審委員會」有討論,國內經濟學者吳中書也做過相關研究,他認為經濟成長一個百分點,失業率降低約○.一三個百分點,因為一個國家不可能沒有失業,失業率降到某個水平就降不下去了。
長期來看,未來台灣潛在的經濟成長率大概四.五%至四.八%,對應下來,失業率五%以上是應該面對的事實。過去一年來經濟數據很亮麗,但失業率很努力才降到五.二%;明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四.六%,屬於中度穩定成長,以這樣的經濟成長率,不會看到四%以下的失業率,金融海嘯前失業率低於四%,那是比較屬於泡沫經濟前的假象,現在要回歸到正常。
問:但是,韓國、新加坡的失業率都已回到金融海嘯前水準,而且只有二%、三%,為何韓國、新加坡可以做到,台灣卻不行?
答:台灣問題比較大的,是「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比重,很難一夕之間改變,很奇怪,所有國家唯獨台灣的比重特別高,你有看到韓國接單、中國生產或日本接單、中國生產有這麼高的比重嗎?台灣過去也沒有,以前常說海外生產比重衝破二十%就是警戒線,結果現在已經超過五十%了。
由於產業外移,台灣剩下營運總部、設計、行銷,外貿順差也是靠這個賺來的,廠商到中國生產,再回台買中間原料,創造了外貿順差。所以,有人說雖然經濟成長高、出口很好,但國內沒有辦法創造就業,這是既成的事實,很難扭轉,而且需要時間,中國那邊的生產比重不能再增加了,能stop就stop,能緩和就緩和。
問:主計處最新一期「主計月刊」指出,受到勞動全球化及產業外移中國影響,台灣受雇員工報酬占GDP比重持續下滑,且降幅大於美、日、韓等國,是國內所得差距擴大的主因,你認同這樣的說法嗎?
答:一個國家財富指標就是GDP,如果將GDP分成四大塊,包括受雇員工的勞動報酬、間接稅淨額、固定資本消耗及企業盈餘,過去互有消長,受雇報酬及間接稅淨額是往下的,因為常常在減稅;固定資本消耗及企業盈餘是往上的,因為給企業投資抵減,加速折舊。大家關心的是受雇報酬占GDP比重,長期來看是往下的,但二○○八年受雇報酬比重有較二○○七年增加。
過去十多年來,製造業的薪資下降,研究生或大學畢業生的起薪竟比過去十年還低,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量的增加及質的衰退,大學畢業生及研究生增加,但平均素質下來,所以起薪難以高度提升。
另一個原因是基本面的問題,也就是「台灣接單、中國生產」,本來要在台灣生產的,後來移到中國了,創造出來的就業機會自然減少;而且,廠商出走後,會考慮國外與國內成本的差異,所以「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情況,不僅讓國內就業萎縮,也使薪資上漲動能停滯不前。
不過,「台灣接單、中國生產」會飽和,台商在中國也無法生存了,就會轉移陣地到東南亞或回流台灣,重點是台商回流後,台灣能不能參考國外的生產優勢,規劃一個「生產區域」,區域裡面所有金流、物流、人才流及資訊流能充分來去,而且能創造出新發展,台灣不缺資金,技術也可以到位,主要是規劃生產區域。
另外,如果經濟成長都仰賴出口,一旦全球景氣下來,國外需求就會降低。所以,經濟成長也要靠內需,主要是消費及投資,但勞工都賺不夠,能增加消費嗎?所以長期以來消費成長永遠是經濟成長打六、七折,要靠消費撐起一半天是騙人的,必須靠乘數效果最大的投資,目前國內超額儲蓄太多,投資動能不足,政府應從法令規章制度著手,讓想要投資的國內外廠商,能在合理期間進行投資,當然環保標準要符合國際水準。
台商回流  需規劃生產區域
問:你提到海外生產比重飽和的話,台商可能回流,目前海外生產比重超過五成,已經飽和了嗎?還是會再往上?
答:飽和與否不是操之在台灣,而是操之在中國,如果台商在中國的生存優勢沒了,自然而然就飽和了,可能轉移到別的地方,也可能回到台灣,目前中國沿海省分對招商已經很挑剔了,唯獨「海西經濟特區」很刻意在對台商招手,因為這一塊在中國沿海省分屬於經濟開發最落後的,落後十到十五年。
中國沿海區域的台商會有調整測試,通常不會一下子跑到大西部,而是先移到內陸省分,但那裡的落差也不會太久,也許十年一到,再移往大西部,所以「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飽和,遲早會到,但沒有那麼快。
這跟產業特性也有必然關係,如果國內產業供應鏈非常有競爭力,不必然要出去,關鍵是上游,通常都是下游先走,下游帶中游、中游帶上游,一個帶一個,所以要抓住上游,尤其台灣關鍵技術要掌握,才能創造附加價值,關鍵技術是台灣的命脈。
問:你先前提到,失業率五%以上是未來應該面對的事實,目前台灣的社福制度已足以應付高失業率了嗎?
財富合理分配  稅制著手
答: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的社會福利制度不好,尤其「防老」方面遠遠不足。不管如何,台灣失業率不可能回到過去的低水準,而且必然走向老人化社會,社會安全制度應快速到位,不能再拖。過去多年來,台灣變成M型社會,低所得者增加了,所以更應該在社會安全制度上去照顧這群人,國家要有相關的預算支出,靠的就是稅收,但政府收支永遠都有缺口,所以一年發行公債幾千億元。經濟不好時稅收不足沒辦法,經濟好時稅收都不足還得了,稅收不足的原因,就是資本利得沒有課稅。
有一天我看報紙,一位名醫買進台中逢甲夜市商圈店面,而且一次就買一大片,有資金的人投資房地產可以,但是要課稅,美國這方面的稅課得很重,因為房地產漲價不是你自己努力創造出來,所以應該課稅,不然的話,錢滾錢,更形成兩極化社會。
經濟成長有助於降低失業率,進而縮小貧富差距,但國家財富要合理分配,經濟成長利益不能由少數人獨享,該課的稅就要課。歐美國家稅制簡單有效,我們是複雜沒效,有錢人可以避稅,受薪階級怎麼跑都跑不掉,這也會影響貧富差距,所以稅制應該更審慎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