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代名人評介:沈約《梁書・劉勰傳》:「深得文理」。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詩話篇》:「體大而慮周」。
(二)生平與著作:
1.生平:
(1)生年:<序志>:「齒在逾立,…於是搦筆和墨,乃始論文。」設劉氏31歲開始撰寫,約五、六年完成,自齊和帝末年中興元年或者二年(501、502)成書(詳下),往前推36年,約宋明帝泰始元年或二年(465、466)生,此范文瀾說。
(2)卒年:僧祐卒於梁武帝天監17年(518)5月,梁武帝命劉氏與慧震在定林寺編定佛經,約一、二年即成。完成後,劉氏對仕途不再懷有希望,因求出家,改名慧地,不到一年逝世,事在梁武帝普通元或二年(520、521),此亦范氏說。
2.著作:《文心雕龍》除外,僅存<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滅惑論>;另推測《出三藏集》、《釋迦譜》、《弘明集》或亦出劉氏之手。
(三)思想:
1.由於著作性質與內容不同,其著作分別表現出不同傾向:
(1)《文心雕龍》:
A、據(序志),《文心雕龍》是在儒家思想指導下完成:a、「樹德建言」、「名逾金石之堅」。b、自稱孔子信徒。c、文章淵源於儒家經典。
B、劉氏僅在少數場合偶用佛教術語:<論說>:「般若」;另全書體系嚴謹,論證精密,乃受傳統學術著作如《呂氏春秋》(全書分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二十六篇)、《史記》(分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影響外,亦受佛典啟發。
C、魏晉南北朝,老、莊亦流行,且與儒家結合,形成玄學。《周易》、《老子》、《莊子》,號稱「三玄」,《周易》即用玄學家王弼之注。《文心雕龍》稱引《周易》、《老子》、《莊子》甚多;其論文強調自然與語言簡約精要,均受老莊與玄學影響。
(2)<石像碑>、<滅惑論>則弘揚佛理。
2.魏晉南北朝之世,儒道佛同時流行:
(四)成書年代:
1.<時序>中歷述唐虞以來文學,止於齊;文中特稱:「暨皇齊馭寶,運集休明」;並對歷代齊君讚揚備至,可見其成書年代當在齊,時梁武帝蕭衍尚未稱帝。
2.文中稱「高宗」(廟號),東昏侯上其父高宗廟號,係永泰元年七月(498)即位以後事,則成書必在此年此月後。高宗後接「今聖歷方興」,當指東昏侯或和帝,而以後者為是,蓋和帝時,沈約官至吏部尚書,兼右僕射,與《梁書・劉勰傳》稱書成,約時「貴盛」合。齊和帝遜位於梁,係和帝末年中興二年四月事,則其成書當在齊和帝中興元年或者二年(501、502)。此清・劉毓崧《通義堂文集》卷十四之說是也,考入梁以後,天監十六年(517)左右撰《石像碑》兩稱「齊」;而於梁,則稱為「大梁」。
(參考書目見授課大綱)
Bookman:人文願景
http://168hy.blogspot.com/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杜甫‧登岳陽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