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如何閱讀左傳, 奠定堅實基礎

研究工作以正確解詁原典為根柢,能精準理解文獻亦有助於研究之深化,研究與文獻考箋二者初無分軒輊。如能循序漸進,勤奮閱讀,則研究成績之優化已得其肯綮矣。今分三階,敘明如何閱讀左傳:

(一) 進門閱讀法:
1. 左傳全譯:王守謙等
2. 左傳今注今譯:李宗侗

(二) 登堂閱讀法:
1. 編年體:
(1) 杜、孔注疏:
A. 十三經注疏本: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
B. 左傳會箋:日本竹添光鴻
C. 春秋左傳注:楊伯峻
(2) 服、賈古注:
A. 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清劉文淇等祖孫三代
B. 春秋左傳賈服注輯述:清李貽德
2. 紀事本末體
(1) 左傳分國集注:韓席籌
(2) 春秋三傳-亂世的青史:李孟生

(三) 入室閱讀法:
1. 導讀:
左傳導讀:張高評
2. 學史:
春秋左傳學史稿:沉玉成等
3. 史論:
東萊左氏博議:宋呂祖謙

(來自Bookman:人文願景)
http://168hy.blogspot.com

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吳再益︰台灣接單、中國生產 導致就業萎縮

記者鄭琪芳/專訪  2010.9.6
近來台灣經濟表現亮麗,但多數民眾卻感受不到,所得分配不均問題引起重視。行政院主計處國民所得評審委員、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表示,國內經濟已恢復到金融海嘯前水準,但失業率仍無法回到過去水準,主要就是「台灣接單、中國生產」比重太高,導致國內就業萎縮、薪資停滯不前;他強調,「台灣接單、中國生產」比重不能再增加了,所以上游產業要抓住,尤其關鍵技術是台灣的命脈,必須要掌握。
記者問:主計處公布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超過十%,預估全年經濟成長率八.二四%,但國內貧富差距持續惡化,失業率仍高,主要問題在哪裡?
經濟成長  才能創造就業
吳再益答: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超過十%,主要是因為去年一、二季處於經濟循環谷底,比較基數較低,因此今年上半年經濟明顯反轉,目前國內外經濟活動已恢復到金融海嘯前的正常水準,但國內就業狀況好像沒有充分反應。
過去一年來,國內失業率從最高六.一三%降到五.二%,失業率降低一個百分點,反映就業增加約十萬人。吳揆說年底失業率要降到五%以下,我認為,創造就業的不二法門就是經濟成長,過去一年來是有創造就業的,畢竟失業率已降低一個百分點,這是經濟成長所帶動的。
問:國內失業率降低,有一部分是否來自政府加碼短期就業措施的效果?根據官方資料,目前政府雇用人數較金融海嘯前增加九.五萬人。
答:確實有這個數據。政府部門臨時聘雇的,叫作「擴大就業方案」,因為私部門無法創造就業,才要透過公部門創造,但絕非長久之計。而且未來政府部門應走向小而美,怎麼會虛增這麼多人力?這些都是短期工作,像是聘請臨時工掃地、清垃圾等。
擴大就業方案過去十年來就有,不是這兩年才有,過去十年來平均經濟成長率大概四%,跟前一個十年的六%相較,差了兩個百分點,因經濟成長率較低,創造就業的能力矮了半截,因此有擴大就業方案,但花費政府預算創造的,都是短期就業,能夠讓勞工有長期的工作,還是要靠經濟成長。
問:如果政府沒有大量雇用臨時工,國內失業率可能仍處於六%的高檔,為何GDP(國內生產毛額)已回到金融海嘯前水準,失業率還是這麼高?
答:經濟成長率及失業率兩個指標是息息相關的,經濟成長可以降低多少失業率,這次的「國民所得評審委員會」有討論,國內經濟學者吳中書也做過相關研究,他認為經濟成長一個百分點,失業率降低約○.一三個百分點,因為一個國家不可能沒有失業,失業率降到某個水平就降不下去了。
長期來看,未來台灣潛在的經濟成長率大概四.五%至四.八%,對應下來,失業率五%以上是應該面對的事實。過去一年來經濟數據很亮麗,但失業率很努力才降到五.二%;明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四.六%,屬於中度穩定成長,以這樣的經濟成長率,不會看到四%以下的失業率,金融海嘯前失業率低於四%,那是比較屬於泡沫經濟前的假象,現在要回歸到正常。
問:但是,韓國、新加坡的失業率都已回到金融海嘯前水準,而且只有二%、三%,為何韓國、新加坡可以做到,台灣卻不行?
答:台灣問題比較大的,是「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比重,很難一夕之間改變,很奇怪,所有國家唯獨台灣的比重特別高,你有看到韓國接單、中國生產或日本接單、中國生產有這麼高的比重嗎?台灣過去也沒有,以前常說海外生產比重衝破二十%就是警戒線,結果現在已經超過五十%了。
由於產業外移,台灣剩下營運總部、設計、行銷,外貿順差也是靠這個賺來的,廠商到中國生產,再回台買中間原料,創造了外貿順差。所以,有人說雖然經濟成長高、出口很好,但國內沒有辦法創造就業,這是既成的事實,很難扭轉,而且需要時間,中國那邊的生產比重不能再增加了,能stop就stop,能緩和就緩和。
問:主計處最新一期「主計月刊」指出,受到勞動全球化及產業外移中國影響,台灣受雇員工報酬占GDP比重持續下滑,且降幅大於美、日、韓等國,是國內所得差距擴大的主因,你認同這樣的說法嗎?
答:一個國家財富指標就是GDP,如果將GDP分成四大塊,包括受雇員工的勞動報酬、間接稅淨額、固定資本消耗及企業盈餘,過去互有消長,受雇報酬及間接稅淨額是往下的,因為常常在減稅;固定資本消耗及企業盈餘是往上的,因為給企業投資抵減,加速折舊。大家關心的是受雇報酬占GDP比重,長期來看是往下的,但二○○八年受雇報酬比重有較二○○七年增加。
過去十多年來,製造業的薪資下降,研究生或大學畢業生的起薪竟比過去十年還低,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量的增加及質的衰退,大學畢業生及研究生增加,但平均素質下來,所以起薪難以高度提升。
另一個原因是基本面的問題,也就是「台灣接單、中國生產」,本來要在台灣生產的,後來移到中國了,創造出來的就業機會自然減少;而且,廠商出走後,會考慮國外與國內成本的差異,所以「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情況,不僅讓國內就業萎縮,也使薪資上漲動能停滯不前。
不過,「台灣接單、中國生產」會飽和,台商在中國也無法生存了,就會轉移陣地到東南亞或回流台灣,重點是台商回流後,台灣能不能參考國外的生產優勢,規劃一個「生產區域」,區域裡面所有金流、物流、人才流及資訊流能充分來去,而且能創造出新發展,台灣不缺資金,技術也可以到位,主要是規劃生產區域。
另外,如果經濟成長都仰賴出口,一旦全球景氣下來,國外需求就會降低。所以,經濟成長也要靠內需,主要是消費及投資,但勞工都賺不夠,能增加消費嗎?所以長期以來消費成長永遠是經濟成長打六、七折,要靠消費撐起一半天是騙人的,必須靠乘數效果最大的投資,目前國內超額儲蓄太多,投資動能不足,政府應從法令規章制度著手,讓想要投資的國內外廠商,能在合理期間進行投資,當然環保標準要符合國際水準。
台商回流  需規劃生產區域
問:你提到海外生產比重飽和的話,台商可能回流,目前海外生產比重超過五成,已經飽和了嗎?還是會再往上?
答:飽和與否不是操之在台灣,而是操之在中國,如果台商在中國的生存優勢沒了,自然而然就飽和了,可能轉移到別的地方,也可能回到台灣,目前中國沿海省分對招商已經很挑剔了,唯獨「海西經濟特區」很刻意在對台商招手,因為這一塊在中國沿海省分屬於經濟開發最落後的,落後十到十五年。
中國沿海區域的台商會有調整測試,通常不會一下子跑到大西部,而是先移到內陸省分,但那裡的落差也不會太久,也許十年一到,再移往大西部,所以「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飽和,遲早會到,但沒有那麼快。
這跟產業特性也有必然關係,如果國內產業供應鏈非常有競爭力,不必然要出去,關鍵是上游,通常都是下游先走,下游帶中游、中游帶上游,一個帶一個,所以要抓住上游,尤其台灣關鍵技術要掌握,才能創造附加價值,關鍵技術是台灣的命脈。
問:你先前提到,失業率五%以上是未來應該面對的事實,目前台灣的社福制度已足以應付高失業率了嗎?
財富合理分配  稅制著手
答: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的社會福利制度不好,尤其「防老」方面遠遠不足。不管如何,台灣失業率不可能回到過去的低水準,而且必然走向老人化社會,社會安全制度應快速到位,不能再拖。過去多年來,台灣變成M型社會,低所得者增加了,所以更應該在社會安全制度上去照顧這群人,國家要有相關的預算支出,靠的就是稅收,但政府收支永遠都有缺口,所以一年發行公債幾千億元。經濟不好時稅收不足沒辦法,經濟好時稅收都不足還得了,稅收不足的原因,就是資本利得沒有課稅。
有一天我看報紙,一位名醫買進台中逢甲夜市商圈店面,而且一次就買一大片,有資金的人投資房地產可以,但是要課稅,美國這方面的稅課得很重,因為房地產漲價不是你自己努力創造出來,所以應該課稅,不然的話,錢滾錢,更形成兩極化社會。
經濟成長有助於降低失業率,進而縮小貧富差距,但國家財富要合理分配,經濟成長利益不能由少數人獨享,該課的稅就要課。歐美國家稅制簡單有效,我們是複雜沒效,有錢人可以避稅,受薪階級怎麼跑都跑不掉,這也會影響貧富差距,所以稅制應該更審慎思維。

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

《周易》名義

一、名稱:
《左傳》、《國語》、《周禮》稱《周易》,《左傳》、《戰國策》、《論語》、《管子》、《莊子》省稱《易》。戰國已稱之為經;漢武帝時置五經博士,書名方連言之,稱《易經》。

二、意義:

(一)「周」作為書名之義:
1、孔疏引鄭玄《易論》謂:「言易道周普,無所不備。」
2、漢人《易緯》、孔氏謂書成於周代。

(二)「易」:

1、文字學上「易」字之義:
(1)本義:
王襄《殷契類纂》,金文 <毛公鼎> 、<盂鼎>已見其字,即《說文》「晹 」:「日覆雲,暫見也。」
《說文》一引祕書說:「日月為易,象陰陽也。」
《說文》:「易,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容齋隨筆:「身色無恆,日十二變,以易名經,取其變也。」
(2)引申義:引申之,而有變易、變化之義。

2、「易」作為書名之義:
(1)本義:
《周禮春官大卜》鄭注:「易者,揲蓍變易之數,可占者也。」
宇宙萬事萬物變動不拘,揲蓍以占吉凶也。
(2)引申義:
A、易簡:占筮得卦,所占係個別、具體之事。然編輯成書,將諸趨吉避凶之原則,加以系統化、抽象化,使之成為普遍規律。因變化不息之宇宙有其規律可知可行,吾人得以執簡御繁,謂之「易簡」。此說有據,《尚書‧大誥》:「爾時罔敢易法,…爾亦不知天命不易。」
B、不易:鄭玄從《易緯》說易有三義,又益以不易之義。
(參考書目見授課大綱)


(來自Bookman:人文願景)
http://168hy.blogspot.com

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實質平均薪資低於十三年前

〔鄭琪芳報導〕最近公務員加薪問題引起討論,其實最慘的是勞工,薪資成長趕不上物價上漲速度,實質薪資還不如十三年前!行政院主計處統計,今年上半年平均薪資雖較去年成長,但仍低於金融海嘯前;而且,扣除物價漲幅後,實質平均薪資更低於十三年前。



根據主計處資料,今年一至六月受僱員工「名目平均薪資」四萬七三九二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七.三七%,為近十七年來最大增幅;「名目經常性薪資」三萬六一二一元,增加二.一二%,為近十年來最大增幅。


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劉天賜表示,由於景氣復甦,廠商獲利情況變好,加上去年比較基期偏低,因此今年薪資呈現正成長,雖未回到金融海嘯前水準,但已慢慢接近。


扣除物價漲幅後,今年上半年「實質平均薪資」四萬五一六一元,較去年同期增加六.一%,為近十九年來最大增幅;「實質經常性薪資」三萬四四二一元,增加○.九二%,為近三年來最大增幅。


不過,若與往年相較,今年上半年實質平均薪資還低於一九九八年的四萬五五九六元,為近十三年來次低;實質經常性薪資也低於一九九九年的三萬四六五九元,為近十二年來次低。

若按行業別分析,今年上半年平均薪資前三名,依序是「電力及燃氣供應業」九萬三九八八元、「金融及保險業」八萬三七五七元、「資訊及通訊傳播業」七萬一九六一元;平均薪資倒數三名,依序是「教育服務業」二萬三一二二元、「住宿及餐飲業」二萬八六六五元、「其他服務業」三萬二○九六元。

梁案:公教人員已六年沒調薪,而每年物價會上漲,合理嗎?但政府負債已高達四兆一千三百二十一億餘元債台高築創歷史新高,應當共體時艱。可富人又可以減稅、搞個花博就一兩百億(可是宣傳費用比重過大,八月二十九日前後還傳出超高花價,郝龍斌團隊的施政能力、清廉正直形象亮起了紅燈)。怎辦呢?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九二共識就是沒有共識

2010年8月9日聯合報<不要捅破「九二共識」這扇紙窗>社論
就在前幾天,香港鳳凰衛視的兩岸評論指出:台灣方面只
識』,卻迴避『一個中國』;所以,馬英九主張的『二共
識』,『很是我們想像的一個中國』。…又稱:兩關係仍
在一些穩定、不確定的因素,『台獨分裂勢力』不阻撓和破壞兩
岸和平發展的大好局。」

在8月3至8日本人有一趟世博之旅,5日當晚投宿上海徐匯肇嘉浜
意間於深夜10點多看過鳳凰衛論。
衛視論員「九二共識」就是個中」,明的講即「一國兩
制」也把馬都歸入台獨,鳳凰衛視評論說馬託吳轉送胡錦
謂正視現實,就是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也是台獨,擺明
大陸幫了馬九那後當重新思考;更勁爆,該論竟
用美國鮑威爾軍所國不是個國家,是美國幫助大陸創
造有利

我不知道為何該報與本人所看到的有如此大的差距?當然也可能
論。

聯合報社論又說:「九二共識」對兩岸而言,其實皆是「一個中
代詞,只是雙方對「一個中國」的意涵有不同的認知。一方面,
北京以「九二共識」主張「一個中國原則」,台北可以理解;另一方
面,台北藉「九二共識」表達「一中各表」,北京也迄未正面否定。
據本人所述,聯合報社論的推論恐不能成立,也不知有何根據。關於
九二共識,見2010年7月25日本人部落格<苗栗縣長劉大
領怪手踏平大埔、唆使鐵殘人權的委屈>。

大陸耿雁生談撤除對台飛彈的前提是要馬承認一個中國,即九共識
可能是一中各表或各表一中。大陸深知馬有五都選舉與2012
選壓,意思是要馬承認一個中國,大陸將會幫助馬,撤除對台
。估計只要馬有善意,2012總統大選前,大陸可能撤除對台
飛彈或某種讓步。

其實,撤除對台飛彈是個假議題,因為飛彈是移動式,撤除對台
有象徵意義,重點在於取消大陸對台動武的威嚇。馬說得好,兩
岸一方面哥倆好,一方面大陸以武力為後盾,畫面很不協調。

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中國農產品與勞工早已開放

轉載鄒景雯/專訪



兩岸ECFA的簽署,真的對台灣農業沒有傷害嗎?開南大學榮譽講
教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農經博士吳明敏指出,兩岸農業交流的真相
,就是台灣的資金、技術、人才單邊輸血,中國生產的農產品回銷台灣
,取代台灣農產品在日本、美國和歐盟的國際市場商機。他也提醒,魔
鬼藏在ECFA文本的外面,其實中國勞工與農產品早就以行政命令悄
悄擴大開放了。(梁案:其他所謂不開放項目有無可能?)


文心蘭銷中國 價低又難競爭


問:ECFA早收清單公布,未增加開放中國農產品進口台灣,是否
台灣農業就沒有衝擊了?馬政府強調這次ECFA談判台灣有18
產品可在兩年內逐漸降為零關稅出口中國,對於農民是大利多,你又如
何看待?


吳明敏:這次雖然暫時未進一步開放830項管制的中國農產品,但
多人沒注意到,在ECFA簽署之前,馬政府公布的「大陸地區人民
來台投資業別項目」中,已經開放了含農產品在內的101項服業,
可由中國人來台投資,包括穀類及豆類、花卉、蔬果、水產品農產原
料、冷凍調理食品等批發業;蔬果、肉品、水產品、其他食及飲料、
菸草製品的零售業;涉及通路的陸上運輸業;甚至餐飲業這個影響不
容小覷。這就好像COSTCO量販店,裡面賣的多是美國的產品,同樣的
,中國到台灣經營農產批發業、物流與零售業,當然要會賣目前可以
進口的中國農產品,也將增加中國農產品藉由泰國越南等第三地輾轉
來台的誘因,並且引進中國員工。由於我國對泰、越南並未設限,這
等於對830項管制農產品開了一個缺口,因此說ECFA沒開放,其
實中國勞工與農產品早就以行政命令悄悄擴大開放了。這叫做魔鬼藏在
ECFA文本的外面。


至於這18項列入早收的農產品,農委會到處大力宣傳的,只提文心
、茶葉、甲魚蛋、石斑魚,其他品項大多沒有太多著墨,因為這些
項目大部分過去輸往中國的業績根本是零或接近於零。香蕉除了200
年國共在博鰲論壇政治作多外,銷售金額也很少。為什麼?以香蕉為
例,2006年11月在上海的到岸價格每公斤新台幣二十七.五元
南投蕉)、二十五元(高屏蕉),加上十三%關稅、十七%增值稅以及
催熟等管銷費用二成計算,零售價至少需要四十元台幣,但當時上海超
市的賣價每公斤只有十九.三元台幣,在價格上完全不具競爭性,其差
距即使零關稅亦不足消除。


又以大家最愛提的柳丁為例,去年一月的A級品,台北農產運銷公司
發價每公斤二十元,嘉義梅山果農合作社輸往中國,每公斤十三.五元
,國內價格高於輸往中國的價格。同時,依照合約,台灣柳丁的到岸價
格每公斤二十六.一元,加上十七%增值稅和二成管銷,合理零售價粗
估至少三十六.五元,但中國淘寶網上的價格,每公斤折合台幣十七.
五元,其在中國的售價不及正常商業行為價格的一半。


政府宣傳的文心蘭,稱「未來希望達到銷陸五百萬支目標」,這是不
能的。目前台灣的文心蘭主要銷日本,批發價格每株約一百日圓,折合
台幣約三十到三十五元,在中國的價格大約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況且
,文心蘭在中國種植的成本大約是台灣的三分之一至一半,大家當然銷
價格好的日本才有競爭力,怎麼會銷中國呢?


赴中養石斑魚 當地偷學技術


台灣的茶葉具敏感性的品種台茶十二、台茶十四、烏龍,早就已經無
流入中國;石斑魚中的金錢斑、龍膽石斑,亦同。現在在中國的台商,
雖然技術人員用自己人,低階勞動的才用當地人,但他們告訴我,遲早
有一天都會被學走,因此即使有短多,但未來是長空。我也擔心這些短
利項目如果一窩蜂搶種與養殖,所必然而來的風險,萬一血本無歸,是
不是政府要負責?養殖業者一定要特別注意,石斑的主要核心技術已經
外流了,加上中國的土地、人工便宜,又具有市場接近性,一定要小心
審慎。


我要強調的是,兩岸農業交流的真相,就是台灣的資金、技術、人才
邊輸血,中國生產的農產品回銷台灣,取代台灣農產品在日本、美國和
歐盟的國際市場商機,導致台灣農產品的國際貿易逆差擴大。以日本市
場為例,1990年日本自各國輸入的「食料品、動植物生產品」,台
灣排名第二,中國第四,到2008年,中國排名第二,台灣已經掉
十九名。另外提供一個驚人數據,1992年,台灣與中國農產品輸往
日本的比率各佔其總進口額的七.三%與七.八%,到了2008年,
灣降到只剩一%,中國則成長到九.八%,我們賣到日本的農產品居
然這麼少,這是許多人想像不到的。(見附表)




中國蔬菜輸入 是台輸中33倍


問:馬總統經常說,「要幫忙出賣台灣的水果」,並且在報紙上大作
告,說海運直航後農產品出口大陸倍增,難道事實不是這樣?


吳:2009年,台灣的生鮮冷藏水果出口到中國為五O八萬四千美元
確實較2008年的二三一萬美元多一倍,但中國輸台的生鮮冷藏水
果為一二九三萬美元,是台灣去中國的二.五倍。又如今年一到六月,
灣生鮮冷藏蔬菜出口到中國為六萬九千美元,但同期中國輸入台灣的
冷藏蔬菜是二二六萬三千美元,中國來的比台灣去的高達三十三倍,
航後是去變多了,但來得更多,這為什麼不提呢(梁案:只要能撐過20
12,為什麼要提呢)?


去年,中國農產品輸入台灣五億五千萬美元,台灣農產品出口到中國三
億六千四百萬美元,貿易逆差達六十億台幣。今年一到六月,中國農產
品進來二億九千九百萬美元,包括冷凍蔬菜、水果、魚,甚至茶葉等,
你現在在市場看得出來嗎?這麼多已經到台灣的農產品,其中1067
項仍課五%至二十%的關稅,其到岸價格均低於台灣的產地價格,如果
不能註明原產地,消費者根本無從辨識,不利食品安全的維護,我國的
農產品也將無法與之競爭。


立法廢CAS 避免混淆產地


因此,政府必須要求中國盡速將「產地是中國的台灣品種農產品」,
國內外市場明顯標示出來;進口農產品的來源國別之「生產基地」更須
透明,積極推動「原產地標示」。此外,尊重台灣農業的智財權、尊重
台灣和台灣的地名,有效制裁侵犯台灣農產品註冊商標和專利權等行為
,才是比報喜不報憂更迫切的事情。


馬政府上台後,大量編列農產品CAS預算,減少農產品生產履歷TA
P預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標準化協會」也是簡稱「CAS標準
,我國多數CAS農產品的原料來自中國等開發中國家,尤其中國多
數農漁產品的品種源自台灣,福建省等地的生產緯度和我國接近,我國
生產的農產品很容易被中國產地的台灣品種農產品魚目混珠。


推動產銷履歷 建立品牌價值


江陳四次會更明訂,我國將和中國推動「重點領域共通標準」以及度
衡統一。未來,Made in Taiwan加工食品的原料,來自中國等國外會愈
愈多,在國外製造Made by Taiwan的加工食品或者台灣品種產地不是
的農產品,也將逐漸增加。台灣農產品於國際市場的認知,即成為
Made in China,這會嚴重傷害台灣農產品的品牌價值。我主張積極推動
產銷履歷與有機農業,並應盡速立法廢除CAS,改以其他較適當的名
稱,以免混淆不清。


農業有糧食安全、社會安定、水資源截流和生物多樣性等多功能,不
單純以農業產值僅占GDP一.四,就漠視其重要性。農委會必須坦然
面對台灣農業遭逢的衝擊,積極應對,這才是負責任政府的作為。我們
希望與中國雙贏,但不能把人民的薪資水平拉低,不能自動成為海西的
一部分,如果交流的目的是要與中國的所得、生活環境一致,這不是多
數人樂見的。


站在台灣農民的立場,當我看到孫明賢(前農委會主委)去中國當農
顧問,江丙坤(海基會董事長)為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揭牌,我不知道
該怎麼看待他們?鼓勵台灣農業資金、技術和人才去中國投資,這是台
商的農業政策,不是以台灣農民的福祉為思考的政策。當貧富差距拉大
、糧食安全難以確保、食品安全管理等問題更加複雜,以農業生態系遭
到破壞等隱憂逐漸浮現,台灣農業的確已經來到關鍵的十字路口。

2010年8月1日 星期日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傳文結構表

一、情節結構 :

(一)起源 :
寤生:「隱公元年.......公弗許。」

(二)發展 :
1.封京:「及莊即位,…子姑待之。」
(1)情節內容〈客觀史實〉:
A.姜氏請制。莊公:他邑為命。
B.段不度。莊公:焉辟害、不義自斃。
〈2〉莊公心裡:
A.容忍。
B.激怒而極力自制。

2.收貳:「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己。…厚將崩。」
(1)情節內容〈客觀史實〉:
A.段:貳於己。莊公:將自及。
B.段:收貳,至於廩延。莊公:厚將崩。
〈2〉莊公心裡:
A、B雖縱容而或已有除患之意。

(三)高潮 :
平叛:「大叔完、聚,…大叔出奔共。」

(四)結局:
1、置姜:「遂置姜氏于城颍,…既而悔之。」
2、潁考叔施及莊公:「潁考叔為颍谷封人,…遂為母子如初。」

二、左傳評論:

(一)書曰:「鄭伯克段於鄢」…難之也:
1.從反面指明兄友弟恭之重要性:
〈1〉段之責任:
A.段不弟,故不言弟。
B.如二君,故曰克。
〈2〉莊公之責任:
A.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
B.不言出奔,難之也。

(二)君子曰:…其是之謂乎:
自潁考叔與莊公之對比,指明孝道之重要。

(來自Bookman:人文願景)
http://168hy.blogspot.com/

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政府負債4兆, 62年才還得清

轉載曾韋禎等報導:

審計部昨公布九十八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由於馬政府上任
後不斷減稅,又舉債擴大支出,去年中央政府不但稅收短徵二千億餘
元,歲入歲出首度出現一千六百一十一億元的差短,債務餘額含保留
數,一年就增加四千六百二十九億元,政府負債高達四兆一千三百二
十一億餘元,債台高築創歷史新高。

去年及今年共舉債近兆

審計部表示,在不增加舉債下,即使每年編列六百五十億元還本預算
,這些債務也須六十二年才可償清。

去年度是馬政府上任後,第一個完全由其編列、執行的年度總預算,
政府財政卻快速惡化。審計部指出,今年度舉債速度更驚人,總預算
加特別預算的舉債額度就將近五千億元!去年、今年兩年合計,馬政
府就舉債高達九千六百多億元。

審計部批馬減稅傷稅基

審計部報告中,從決算數字看施政,對馬政府施政提出嚴辭批評與警
訊。包括消費券提升經濟成長率的效果不佳;科學園區土地閒置率超
過二成,卻又開發新園區土地,造成民眾抗爭;二代健保爭議、勞保
財務問題;桃園機場擴建遲緩、服務滑落,競爭力不斷退步等,更對
中央政府債務激增、政府財政迅速惡化提出針砭,並批評追繳高達三
千億的欠稅不力。

報告指出,馬政府上任後,共施行貨物稅、遺贈稅、所得稅等十四項
減稅措施,扣除調降綜所稅、營所稅等尚未發生及今年度尚無法估算
的減稅數額,總計九十七至九十九年度,至少就減掉近八百億元稅收
,還不包括奶粉、芝麻等八項大宗物資及汽油、航空燃油等關稅減免
的稅收損失。

審計部指出,馬政府的減稅,嚴重侵蝕稅基,再加上全球金融風暴助
長,去年稅收短徵達二千億餘元。歲入歲出執行結算下來,竟出現一
千六百一十一億元差短,是近年來首見,不像過去幾年均有剩餘。
在不斷減稅下,國人的租稅負擔率(稅收/歲出)僅為十二.二%,
賦稅依存度(稅收/國民生產毛額)從前年的七十三%驟降至五十二
.七%,少了二十.三個百分點。但就政府債務來看,中央政府一年
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自2001年底的二兆六千億餘元,到去年底增
加為四兆一千三百二十一億餘元。

馬政府今年度舉債總額持續擴大。審計部指出,今年度的舉債預算為
二千二百八十七億元,若加上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預算七百億餘
元、擴大公建特別預算一千九百億餘元,今年度的債務預算總額就將
近五千億元。為應付龐大債務,過去六年,每年利息支出都超過一千
億元。在利息水準逐漸攀升,政府債務持續累積下,政府付息支出負
擔將更為沉重。

三千億元欠稅追討無力

審計部還指出,政府無法有效稽徵的欠稅,截至去年底高達三千億元
;連軍公教及國營事業人員的欠稅案件清理也未能落實執行

財政部長李述德則表示,減稅不是財政部說了算,發行公債也不是財
政部要發就發(梁案:財政部應負把關責任,不要打太極拳),更何況
大家只看到發債、沒看到減債,九十七年原本要發債九百七十億元,
後來一毛也沒發。」(梁案:說的是人話嗎?是你自己要發,然後沒發
,所以你了不起嗎?難道負債還不夠多嗎?既然沒發也可以,顯見原
發債構想之草率)。財政部努力改善財政效能,目前舉債都符合法定
上限(梁案:太不負責任了,有人以負債符合上限為榮的嗎,要不要頒
個守法獎),每年編預算還本付息,國外是因無法付息才有債信危機
,我國不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梁案:你說對了,只要讓後代子孫負債
,或來個什麼特別法即可)。「舉債金額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做
麼。」(梁案:請你告訴我,是要做甚麼,如發白癡消費券嗎)

審計部則要求政府落實賦改會「租稅負擔率不低於十四.三%」的稅
務管理目標,並落實各項加稅方案,像取消軍教免稅、噸位稅、資本
利得課稅等。確實執行財政部提出的「中長期財政健全方案」,期能
達成財政健全的願景。

轉載8.9記者鄭琪芳/專訪


馬政府去年舉債四千多億元,今年還要舉債五千多億元,兩年就舉債
九千多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台北大學財政系教授黃世鑫認為,財政
赤字增加,可歸納政治及社會結構兩大因素,由於政治上制衡力量不
夠,所以政府隨便亂花錢,加上社會上失業增加及貧富差距擴大,必
須增加政府支出以維持社會穩定,因此產生赤字。

黃世鑫指出,去年底中央政府債務餘額破四兆元,實際負債其實更多
,因為自償性債務未列入計算。政府效能缺失太明顯,不僅未控制支
出,花了錢也沒有解決問題,只留下赤字。要改善赤字問題,光講
「開源節流」沒有用,必須透過人民的選票來改變,社會運動也是一
種方式,就像最近的「大埔事件」,如果沒有抗爭,農民就無法改變
土地被徵收的命運。

國民黨國會獨大 不理會財政紀律

記者問:審計部日前公布報告,去年底中央政府債務餘額破四兆元,
在不增加舉債的前提下,也要六十二年才能還清,今年還要舉債五千
多億元;行政院主計處則指出,政府潛藏負債十三.七八兆元。政府
財政赤字為何如此嚴重?

黃世鑫答:公債跟私債不一樣,政府發行公債,買公債的是國民,未
來也是要拿人民的錢來還,所以公債的債權人是國民,債務人也是不
知名的國民,大家常說「債留子孫」。目前政府財政赤字破四兆元,
這是「結果」,要討論赤字問題,必須從源頭談起,也就是導致赤字
增加的因素,就像河流一樣,出海口有污染,但污染源是在上游,要
處理污染問題,必須往上追查。

財政赤字的產生,可以歸納兩大因素,其中一個是政治因素,目前台
灣政治組織不良,制衡力量不夠,所以政府可以隨便亂花錢,像舉債
八百多億元發放消費券,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我們政黨政治沒有上
軌道,從地方到中央都一樣,這是導致政府財政赤字很難下降的原因
之一。

另一個因素是社會結構,現在各國赤字都在上升,跟全球化趨勢有明
確的關係。全球化的結果,一定是失業問題增加、貧富差距擴大、稅
不容易收到,但在失業增加、貧富差距擴大的情況下,要維持社會穩
定,必須增加政府支出,就會產生赤字。

政黨政治上軌道 才能節制亂花錢

問:之前民進黨執政八年,中央債務增加約一.三兆元,馬政府執政
兩年就要舉債九千多億元,是不是因為制衡力量不夠?是不是朝野勢
力愈不均衡,政府亂花錢情況就會更嚴重?

答:一定是這樣。台灣的政治制度應該是總統制,總統制其實是相互
制衡,我們卻沒有辦法做到,一旦立法院或議會由執政黨占多數,制
衡力量就完全消失。就像台北市議會,國民黨是多數,有沒有制衡力
量?「花博」這麼浪費,為什麼市長還是可以照幹?就是因為沒有制
衡,沒有制衡一定浪費。

而且不只行政部門,民意代表也是一樣。以前常講民意代表是替人民
看緊荷包,我說是「請鬼拿藥單」,比較明顯的就是「小型工程補助
款」,民意代表是審預算不是砍預算,因為會砍到自己的預算,雖然
民進黨執政時取消「小型工程補助款」,但那只是檯面上的,檯面下
還是在爭取預算。

立法院每次審查預算都是轟轟烈烈,到最後卻只刪一點點,我們行政
、立法一直沒有制衡。民進黨執政時,國民黨是杯葛、不是制衡,執
政黨在國會占多數就護航。在這樣的政治制度下,赤字問題沒有辦法
解決,因為責任政治沒有建立,舉債八百多億元發放消費券,明顯違
反「預算法」、 「公共債務法」等,違反好幾個法,但一個特別條例
就排除掉,財政紀律根本無效,即使通過「財政紀律法」又如何?

「公債法」也一樣,以前是「中央政府建設公債發行條例」,最早規
定債務餘額不能超過總預算二十五%,後來每年修法提高,提高到一
百三十%,最後不能再提高了,才另訂「公債法」,中央政府舉債上
限改成前三年GNP(國民生產毛額)四十%,換了一個分母,就可
以撐很久,後來愈來愈接近舉債上限,就改用特別條例,排除「公債
法」、「預算法」的規定,目前中央政府債務餘額四兆多,約占GN
P三十四%,其實不止,因為被「動了手腳」,分成什麼自償、非自
償,自償性債務不列入債務餘額計算。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公債法」其實是惡法,因為有「公債法」在,
不管政府用錢合不合理,反正只要沒有達到債限,都可以合理化,即
使達到債限,也可以修法提高,如果沒有債限,反而可以每年檢討赤
字產生的原因、每年檢討支出編列合不合理。

問:如果「公債法」無法有效規範,政府應該如何控制財政赤字?

答:很多人常講「開源節流」,這是算術邏輯的問題,赤字等於收入
減支出,減少赤字就要開源節流,問題是開什麼源?節什麼流?開源
大家都知道,營業稅要提高講多久了?目前政治情況下可行嗎?不只
加稅很難,還繼續減稅!這兩年來減稅十四項,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
規模的減稅,民進黨執政時也有減稅,藍綠都一樣,但減稅都減到有
錢人及企業,人民只略施小惠就很高興,像綜所稅扣除額提高一點

政府跟民間不一樣,沒有必要的支出,多花一塊錢也是浪費,但發生
九二一地震、八八水災等,就算再沒有錢也要舉債,失業者帶著全家
燒炭自殺、兒童沒有營養午餐,這些問題也不能視而不見。所以,政
府施政不是控制赤字多寡,而是要控制支出,但哪些支出應該削減,
並沒有科學上的根據,而是政治力的展現,最後還是回到選票,選票
又反映社會結構,國民黨也不是頭殼壞去才舉債發放消費券,而是認
為消費券可以獲得支持,政黨一定是回歸選票考量。

台灣人民要覺醒 上街頭改變政策

所以,唯一解決方式,是讓政黨政治競爭上軌道,行政管理方面,要
減少威權體制留下的官僚浪費,以前隨便一個官員就有黑頭車,現在
愈來愈民主後,官威愈來愈小,行政上的浪費也減少,但改善空間還
很大,現在即使預算削減十分之一,政府機關還是活得好好的。以我
長年在國立大學任教的經驗,五年五百億元省下來、每所公立學校預
算刪減十分之一,這些學校還是可以活得好好的。

問:政府花錢進行八八水災重建、解決失業問題,這些支出都有合理
性,但八八水災重建飽受批評,失業率還是相當高,問題出在哪裡?

答:政府花了錢沒有解決問題,卻留給我們赤字,這就是效能的問題
,能不能改變這樣的情況,最終還是要靠人民。台灣政府效能的缺失
太明顯了,台北市的花博,一百多億元這樣花下去,但台北市欠了多
少健保費?台北市有沒有比花博更急迫要做的事?一定很多,為何該
做的不做?顯然不是有沒有錢的問題,因為花博可以花那麼多錢,所
以是錢花在哪裡的問題?

如果錢很多,辦花博沒有問題,就像一個人很有錢,可以每天買一束
花,如果吃飯的錢都沒了,還要買花嗎?花博要花一百多億嗎?實在
很難想像!台北市學童免費吃營養午餐,一年只要二、三十億元,辦
一個花博就可以讓學童吃五年營養午餐。

所以,關心政府財政,應該關心錢花在哪裡,同時促使政府把錢花在
應該花的地方,至於誰來決定錢應不應該花?就是人民來決定,人民
的選票來決定,就像現在是「完全執政、完全負責」,雖然馬英九沒
有負責什麼,但選舉時就要負責。

政府施政有問題,不見得會改,但選民慢慢覺悟了,投票下去,也許
有改變機會,就像國民黨的黨產,以前他們誓死維護,但在社會輿論
不斷批評下,現在他們至少承認錯誤、承認不當了,而且法官態度也
轉變了,中廣在台北縣八里的土地,法官已經判決國民黨應該還地,
雖然現在黨產問題還是很嚴重,但遲早有一天會解決,以前國庫是通
黨庫,政府直接編列預算補助中廣,現在這些都不見了。

除了選票,社會運動也是一種方式,這要靠人民的自覺,最近的「大
埔事件」,如果沒有抗爭,農民就沒有辦法改變土地被徵收的命運,
九十八%的人土地被徵收,剩下的二%如果不抗爭,土地也會被徵收
,民主政治本來就是這樣,可以透過社會運動去改變,沒有什麼是天
上掉下來的。如果你保持沈默,就沒有抱怨的權利,台灣已是民主政
治,政府如何花錢,關鍵在人民身上,不要寄望政府會理性決策。就
像最近很多人都在問,政府徵收田寮洋土地幹嘛?台灣真的有必要在
那個地方蓋旅館嗎?

2010年7月25日 星期日

苗栗縣長劉大人率領怪手踏平大埔、唆使鐵蹄摧殘人權的委屈

日前我的視線模糊了,
這是五年來的首次,
距離家母94年往生的首次。
在無惻隱之心的人的眼裡,
人的價值決定決定於多數的98/100,
2/100的人不是人嗎?
選舉才是少數服從多數吧?
總不能為了達成一人之政見、為了提高GDP,
而背棄憲法、天理與農民,
瘋狂的圈地!
何況,
科學園區土地閒置率超過二成,
六大工業區如彰濱的平均使用率不到一半,
卻又開發新園區土地,
犧牲民眾。

法律與憲法牴觸無效,
憲法明訂保障人民的基本人權:生命與財產/工作權,
農地與稻穀是農民的生命與財產/工作權之所繫。
任何白晝或暗夜率領軍警橫行於農地與稻穀的反人權行為,
不但違法,
更是天地不容,
人神共憤。
當前並非武氏執政,
何以迭見駱賓王?
如前有林火旺、南方朔、張大春...
後有大埔阿嬤自殺、相思寮農民、雲林麥寮人民等抗爭...


再生稻就可以恣意摧毀嗎?
自始違法與漠視人性的行徑令人髮直!
何況,當前正值第一期稻作,
哪來再生稻?
錯誤的決策比貪汙可怕且可恨
因為決策權看似有法令依據,
看似合理,
但可能踐踏了學識、人格、尊嚴與生靈,
經不起專業的檢驗,
但基於自利,
有些人往往向當權派靠攏,
決策錯誤不易究責,
而貪污則相反;
決策有時極為複雜或涉及幾年以後的很多人,
造成多少生靈生命的/健康的/巨額的重大損失,
何止幾億、何止健康、何止幾條人命,
可人民往往無從得知或無法追究法律責任,
找理由推卸責任太容易了。

又如ECFA有無政治意涵呢?
前經濟部長尹啟銘大人奉命消毒說一點都沒有,
那是癡人說夢,
也把你我他當傻瓜。
ECFA就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
才有可能訂定,
大陸官方多年來以一中說詞限縮台灣,
沒有絲毫改變。
大陸所謂九二共識的終極目標就是一國兩制。
任何政黨只要肯承認沒有共識的九二共識,
都可以跟大陸簽訂ECFA
中國強調一個中國,
我國對內強調九二共識,各自表述,
但中國可能容許各自表述嗎?
君不見執政當局對大陸,
往往不提或不敢提九二共識,各自表述;
事實上並無九二共識,各自表述之法律文件。
有法律文件才有一定法律效力,
何況,法律文件有時也會被擱置或毀棄。
九二共識是甚麼,
蘇起也承認那是他自創的名詞,
應直接記載為各表一中或一中各表!
國際上大多數國家所承認的一個中國指中華人民共和國,
這在他們的建交公報都是那樣寫的;
中國憲法也明文規定國家統一,
大陸容許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嗎?
台海雙方簽訂任何協議,
都是在此一中框架下,
協議文本哪需出現一中或類似字眼呢?
台灣可以推行識正書簡?可以不要美國協防?
可台灣的國防也許只能撐一週
我們已不再漢賊不兩立,
我們已承認大陸是個國家。
中華民國被大陸承認了嗎?
單方面擱置中華民國的主權承認叫做棄異存同嗎?
我很好奇,
國政與國安高層中有無老成謀國之臣?

理性的人都知道經濟與國安關係密切,
所以多年前我國一直分散對美貿易的過度依賴,
一方面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的風險
一方面如不能提升我國產業,
做好整體經濟戰略,
最後勢必無法生存,
動搖國安?
只不夠那已是多年後的事,
但已無人可以究責。
高明的戰略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運用政治,
最好以經濟或文化藝術等來包裝
生意人可以只談賺錢,
執政者絕對不行,
除非要詐騙或棄守台灣。
毫無整體經濟戰略思考,
竟然可以擔任部長等等,
真令人對我國國安處境不寒而慄。
不止主張台灣共和國,即便認同中華民國,
都有國安問題,
因為,
大陸有反分裂法-不論台灣共和國式或中華民國式都是台獨;
反之,
同屬一國,
當然沒有國安問題。
其實,
與國際社會來往的基礎,
都必須無國安之虞。
國安是不能實驗的或靠善意與否。

包括大陸在內的國際社會,
以經濟做為政治工具,
屢見不鮮ㄚ!
中國、美國或聯合國實施很多經濟制裁!


大陸旅遊團出發前,
領隊都必須接受國台辦政治教育,
就像以前我國在軍中的政戰教育,
尹大人你不知道嗎?


應該先達到競選政見633、
尹大人等人所說股市上萬點,
證明準備好了,馬上漸漸好了!
才能談是否有黃金吧?
為何黃金只能十年?
這與WTO規定十年內,
所有人才、產業、資金大多數都必須開放有關吧?
因為ECFA即WTO的一環。
台灣強到可以不必遵守WTO的雙邊或區域貿易規範?
又為何一項框架協定或關稅減讓就可以帶來黃金十年,
或蕭萬長的轉大人廣告,
果真如此,
那何必博士內閣?
財經、國安等部會都可以廢了?
台灣經濟發展幾乎完全要依賴所謂讓利、優惠?
真是太有出息了!
可以說是變相的唱衰台灣,
關稅減讓本來就是互惠的
大陸之所以壯大,
台灣有其貢獻,
台灣近半對外投資在單一國家-中國。

相對於對大陸全面或大部分開放而言,
先前有部分管制;
但是,如無其他作為,
對大陸全面或大部分開放也是鎖國-鎖在中國,
原因很簡單,
台灣產品到大陸容易了、量大了,
固然有其利益,
但台灣對外投資或產業外移也勢必加速集中於大陸,
大陸直接或間接賣來台灣的會多上好幾倍,
台灣每年流到大陸的資金超過千億美元,
台灣的貧富差距將拉大,
失業人口也會更多,
見立法院法制局及預算中心到香港的考察報告
我們擔心的是執政當局在開放後如何因應,
而非反對開放,
沒有做好風險管理,
一味開放是危險的,
因為大陸要的是一國兩制。
有人會以全球化是當前國際趨勢來合理化全面開放,
但是,
別忘了世界最大的自由經濟體-美國也有貿易保護措施,
在三民主義中談到民族主義與國際主義的原理值得省思。

一項框架協定就可以帶來黃金十年的推論,
不知有任何學理根據或實證?
有早收就有早損,
也有可能早小收後大損,
或早大收後全損ㄚ!
反之亦然。
不到終局,
誰知贏家?
千萬不可沾沾自喜於早收、小收或眼前
重點在國家整體與長遠戰略。
台灣是很小的淺碟式經濟,
沒有國家整體與長遠發展戰略,
我們實在不忍想像當前若干產業的一點小利
可以維持多久?
不知執政當局有無雙贏之策?

黃金的內涵為何?
是成色十足,還是不足12K或鍍金?
十年黃金的標準是甚麼?
事實上,
並無實踐黃金十年的方案,
聽說曾委外規劃!
你會相信沒有政策方案與整體戰略的什麼黃金嗎?
如果沒有黃金或只有幾年黃金呢?
是少數資本家與政客的黃金十年,
或哪個產業的黃金十年,
或多數人的黃金十年?
恐怕很多農、漁、勞工與傳產不在其內,
甚至不少服務業、科技業......。
君不見政府因ECFA編了近千億補助款。


這是黑與白的分野,
而非藍綠,
難道有人患了色盲與狹心症
沒有人反對合理而符合國安的開放,
對ECFA,
我們只是提醒執政當局要有國家的整體戰略,
要守住中華民國的主權,
要積極與他國簽FTA,
說實話、做實事,
讓所有國人有幸福感與快樂的生活,
別把它作為轉移焦點或政治操作的工具,
別把它當作治國的唯一方案。
國家高於黨,
黨高於個人
個人有生死與侷限性,
因民主,政黨必然有輪替,
國家與人民福祉才是終極關懷。
因此,
批評現行當權者之政策與政績是天經地義的。
任何執政者都應被監督,
因執政者有權
並要概括所有當前政治責任,
而不是推給別人,
就是因為前任做不好或未臻理想,
才選後任來執政,
何況有時是民粹操控得逞
有正義感的反對者與知識份子永遠站在丟雞蛋的一方,
請問金溥聰大人,
這些人是否在在搞仇恨政治(八月十六日語)?
執政者應以理性與政績說服人民,
用語何必那麼仇恨?
說批評者的所有言論都是全盤否定這句話就是全盤否定,
很難讓人信服;
何況是非良窳,
尚待公斷。

有些人會以台灣民主政治呈一團亂象來否定民主,
真讓人匪夷所思。
難道人民都是奴才,
只適合封建統治。
那民權主義與中華民國憲法豈不成了廢話,
只是當遮羞布用。
是封建主義造就了奴才,
不是人民天生就是奴才;
加上黑金扭曲了理性/法治/負責的民主本質,
以至於導致民主亂象。
相信以台灣經濟水平/教育普及/民主初具規模,
民主陣痛期終將結束。
只要全民理性,
以政績檢驗當權者,
別從族群的、政黨的、利益的角度姑息養奸;
否則,
受害的是你自己,
甚至禍延子孫。
想想看,
1993年尹清楓命案,在涉嫌拉法耶艦佣金案的前法國外長迪馬
的庭審上,法國興業銀行台北分行前任總經理杜切爾指證,當
初六艘拉法耶艦議定價格為110億法郎,但因佣金原因,使總
價暴漲160億法郎,其中二十五億法郎佣金,有十七億法郎回
流法國,有八億法郎酬謝交易有功的台灣軍政要員,與此同時
瑞士也查到了拉法耶艦代理商汪傳甫,在瑞士蘇黎士銀行存入
的八億法郎佣金款。

為何只是代理商的汪傳甫可以擁有數億美金的巨額回扣,但真
像莫明,並有多人喪命!汪傳浦在瑞士被凍結的不法佣金原本
有五億二千萬美元,目前連同利息已增至七億餘美元,約折合
二二O億台幣。檢方查出,除瑞士外,汪另在開曼群島、盧森堡
、沙烏地阿拉伯等地,也有藏放佣金的帳戶。

本案只是冰山之一角,類似弊案實難以估計。

1.根據監察院歷年來的財產申報資料,苗栗縣長劉政鴻名下少有存款,所擁有的多筆土地,在其公職任內陸續脫手,2008年間更出清他在苗栗的所有土地。劉政鴻還有非常出色的償債能力?在他擔任縣長後,分別於2005年清償一千三百萬、2007年清償五千萬的巨額債務。

同樣位於高鐵苗栗站特定區內,古窯、其他民宅被拆除,唯獨苗栗縣長劉政鴻與親友的住家不動?

梁案:政府應及早設立能超然獨立行使職權的全新廉政署,徹徹底底的學習港、新,再搞個半套廉政署應付輿論,何必疊床架屋呢?並修改現行半套陽光法案,兌現當局多年前的承諾。

別扯英美法系/大陸法系什麼的,誰信呢?扁在任,甚至更早時,不少學者或政論名嘴批憲法中的總統有權無責,理論上現行憲法為雙首長制,事實上總統可以透過諸如國安會抓牢所有決策權,但總統不必到立院備詢,向人民負責等權責相符之機制。尤其總統如果又是執政黨主席時,手握提名大權,當執政黨立法委員居多數而與總統屬於不同政黨,國政可能被立院杯葛而無法運轉;反之,立院將可能淪為執政黨附庸,立法權變成成行政院之橡皮圖章。還是等政黨輪替,只要掌控立法院,再行憲政變革?那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在哪裡?人民福祉怎麼辦?

既然要學人家設立廉政署,就要是整套才有效;如因法系不同而七折八扣,那幹嘛設廉政署,因法系不同。馬總統在28日說擺在總統府,人家一定會說變成總統的東廠、禁衛軍什麼之類的話,都會跑出來。但擺在法務部下的三級單位,不是東廠加三級嗎?因為金錢與女人能誘惑法官,權勢更可以是工具。重點是掌權者要有公心並建置如廉政署足以超然執法的制度,而非徒有如廉政公署之機關。

別讓另半套陰影遮蔽黑金橫行,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ㄚ!如有全套陽光法案,劉大人就得交代他的財產,當然也可能還他清白。或者檢調、特偵組也該動了吧?別擔心馬奮館,當局信誓旦旦要肅貪ㄚ!

何智輝、王又曾、王玉雲、陳由豪、朱婉清......,處理得如何?很奇怪,有些人在檢調搜索前可以大大方方或偷偷摸摸不見了!有些人A錢數以百億計,但都可以逍遙法外!你會說難辦,對吧!如果容易辦,梁某人來就可以;難辦就換人辦,還是不想辦?搞個半套,留個巧門,當然難辦!

放下對抗,已對抗了二十二年,何況又有外力助燃。
把國家放在首位,別讓人民暗夜哭泣吧!

2.馬政府與中國簽署ECFA,馬英九總統、閣揆吳敦義等多次宣稱ECFA不涉及政治議題、不涉國家主權,但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昨天露了餡,他表示,ECFA是在「一個中國和九二共識前提下」,兩岸在貿易方面的優惠安排,並不涉及主權國家自由貿易協定的安排。


梁案:大陸還是反對我國與他國簽訂FTA,理由很簡單,大陸不認為中華民國是個國家,中華民國早就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滅了,台灣只是類似香港的地位。有人說我國可以透過ECFA,與他國簽FTA,那恐怕是昧於事實,因FTA即主權國家自由貿易協定。

當然,香港CEPA可以變成台灣的ECFA,不排除FTA也可能變成FAPA或其他。


3.今年兩次國中基測都已落幕,但有民眾發現,被閱卷老師選為基測佳作的樣卷,有六級分作品有五個以上的錯字,質疑起基測閱卷的品質。心測中心表示,作文評分有四個指標:立意取材、結構組織、遣詞造句、格式(錯別字及標點符號),基測作文的評分並非錯一字扣一分,是綜合四個評分項目之後,閱卷老師整體評分才給予六級分。


梁案:寫作固有其優點,但最大缺點就是失之主觀;如按照指標仔細閱卷,但有限時改完的壓力,有時難免疏失;當題目的鑑別度不夠,更無法測出學生寫作能力。心測中心應在這些方面力求改進。
其次,人可能犯錯,但經過那麼多人鑑定,作為樣卷,不宜出現錯字,顯示心測中心或改卷老師應更專心與專業。
其三,有五個錯字怎麼可能是滿分而且是樣卷?是愚人節嗎?確實不是錯一字扣一分,因那是遣詞造句的基本能力問題。錯別字列在格式也是錯誤的。心測中心應承認錯誤,並說明錯字怎麼扣分?


在國中基測中心的官方網站也說明:
六級分的文章是優秀的,這種文章明顯具有下列的特點:
※立意取材:能依據題目及主旨選取適當的材料,並能進一步闡述說明,以凸顯文章的主旨。
※結構組織:文章結構完整,段落分明,內容前後連貫,並能運用適當的連接詞聯貫全文。
※遣詞造句:能精確使用語詞,並有效運用各種句型,使文句流暢。
※錯別字、格式與標點符號:幾乎沒有錯別字,及格式、標點符號運用上的錯誤。


你看,「幾乎沒有」用得多棒ㄚ!五個以上錯別字是「幾乎沒有」嗎?


2010/7/29

有關ECFA的可能問題,請參考立法院法制局及預算中心到香港的考察報告

2010年5月7日 星期五

美國自由之家「二○一○年世界各國新聞自由度調查報告」

〔編譯張沛元、記者蘇永耀、趙靜瑜/綜合報導〕


美國「自由之家」(四月)廿九日公布「二○一○年世界各國新聞自由度調查報告」,台灣在馬政府上任以後,連兩年排名倒退。「自由之家」並點名旺旺中時集團,指責蔡衍明這位在中國有著龐大商業利益的商人,一連串為馬政府辯護的社論,讓人憂慮中國政府對台灣的媒體自由可能給予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力。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張景為對此表示,目前尚未拿到「自由之家」的報告,無法作出回應。

中時:未拿到報告 暫不回應

除了中時,年代電視台、中央社和公共電視也被「自由之家」點名批評。

「自由之家」說,由於經濟狀況不佳,導致台灣媒體接受政府的置入性行銷。台灣的新聞自由度則出現連兩年衰退,從前年的亞洲第一、全球第卅二名,到去年亞洲第二、全球第四十三,今年則跌為亞太第八、全球第四十七,但仍列為「自由」類別。

台灣新聞自由度 連兩年衰退

台灣在亞太的排名,輸給第一名的紐西蘭和帛琉,第三名的馬紹爾群島,第四名的日本,第六名的澳洲;但仍贏過排名十五的南韓與十七的香港。香港今年全球排名七十二,新聞自由度和去年一樣是「部分自由」。

至於全球各地新聞自由在二○○九年仍備受攻擊,出現連續第八年的倒退。古巴、伊朗、北韓等十國,被列為新聞自由程度最差的國家,理由是在這些國家中的獨立媒體不是根本不存在,就是幾乎無法運作。

報告並點名中國、俄羅斯、委內瑞拉等國有系統地侵蝕網路和新興媒體的自由,透過精密的科技來審查和阻擋特定資訊的流通,並在網路上灌輸反民主的民族主義觀點,並對公民的活動進行廣泛的監視。

「自由之家」係美國羅斯福總統夫人艾蓮諾及一批愛好自由民主人士發起,於一九四一年成立,為超黨派非營利組織。該組織目前每年都針對各個國家及領土區域的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做評比,並據以公布世界自由度調查報告,每年也針對各國及領土區域的新聞自由度發布評量報告,這兩項報告都被視為最具權威的人權及新聞自由評量報告。

美國「自由之家」評論旺旺中時集團的內容

Also of note was the influence of owners over the editorial content of media they acquire. After Tsai Eng-Meng, a businessman with significant commercial interests in the PRC purchased the China Times Group in November 2008, a series of incidents in 2009—including Tsai’s own comments to the media—pointed to a subsequent change in editorial policy in the direction of softening criticism of the Ma administration, Beijing, or improvements in cross-strait ties. This also raised concerns over the potential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on free expression in Taiwan.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媒體企業主對其所取得的媒體內容的影響。自從蔡衍明這位在中國具有龐大商業利益的商人在二○○八年十一月買下中時集團後,○九年的一連串事件(包括蔡衍明自己對中時集團的評論),指出中時集團稍後編輯政策的轉向,緩和了對馬政府、北京當局或改善兩岸關係上的批評。這也提高了中國政府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台灣的言論自由的憂慮。

2010年3月8日 星期一

許松根︰台灣經濟 不適用依賴策略

2010-3-8          記者鄭琪芳/專訪


行政院主計處日前公布最新數據,國內經濟成長率相當亮麗,主計處國民所得評審委員之一、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教授許松根認為,景氣復甦是確定的,台灣經濟已回到成長的路上,但絕對不可能達到「六三三」目標,失業率三%以下就無法達成,因為國內自然失業率就不只三%了。

他特別指出,我國對東協六國出口已超越香港,因為中國實施勞動合同法,很多台商開始撤離中國,轉往越南、東歐等,「台灣經濟已經不適用依賴的發展策略」,也就是依賴單一國家或地區,中國仍是一個很重要的市場,但一個國民所得一萬六千美元的國家,不能靠一個國民所得三千美元的國家。

景氣復甦 經濟回成長路上

問:主計處公布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九.二二%,是五年來新高,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也上修至四.七二%,台灣經濟復甦態勢是否已經確定?

答:景氣是復甦了,幾乎可以確定是去年第四季開始復甦,去年第四季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九.二二%,其中,民間消費成長六.二七%、實質輸出成長十九.六%、輸入成長十四.五%,這三項占GDP比重最大,民間消費成長正常數字是二%上下,去年第四季成長六%以上,除了前年第四季非常糟、比較基期低之外,股市上漲也是原因,加上進出口成長那麼多,有人賺到錢,比較有錢消費。

至於今年前三季的數字,開會(國民所得評審委員會)時有人有意見,我認為還可以接受,民間消費成長率預估在二%上下,而且民間投資大幅成長,帶動進口成長大於出口,滿合理的。

問:國內經濟確實比較好轉了,但有沒有回到過去水準?

答:過去實質GDP單季最高是二○○七年第四季,二○○八年第三季開始往下掉,去年第四季GDP已超過二○○七年第四季的高峰,換句話說,又回到過去成長的路上。

問:不過,主計處預估今年出口值二四六二億美元,還低於二○○七年的二四六六億美元,出口不如三年前水準,是否實際情況沒有那麼樂觀?

答:出口確實沒有那麼高,但民間投資成長很多,不僅改善廠商的生產力及競爭力,進口也會大幅增加,因為廠商會進口機器設備。當然,如果以二○○七年的GDP為基期來算,今年經濟成長率絕對沒有四%,但我個人認為四%就很不錯,甚至可能太高,落後國家才有可能有兩位數成長,以前美國接近四%,葛林斯潘(前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就會開始喊太熱,要採取升息手段。

更何況,我們是不是要那麼在意GDP數字?從上一任到這一任,執政者都在關心經濟成長率,這是很落伍的想法,先進國家並未將經濟成長率視為是唯一標竿,會看更多面向,譬如失業率、物價指數、綠色GDP或所得分配不均的程度,歐洲國家尤其強調社會福利,注重「均」的部分。

「六三三」目標 不可能達到

問:你認為經濟成長率四%可能太高,比較合理水準為何?如果四%都算太高,那馬總統的「六三三」目標,是否無法達到?

答:不必太在意經濟成長率,「六三三」是絕對不可能達到的,馬英九的「六三三」是完全不懂的情況下在講的。

首先,失業率三%以下就不可能,因為我們的自然失業率就不只三%了,自然失業率有兩種,一種是想要轉換工作所造成的失業,一種是產業升級,比較labor-intensive(勞力密集)的會失業,但對整個經濟體系來講是好的。

另外,國民所得三萬美元的目標,硬要做的話,其實很容易可以做到,現在是一萬六千美元,只要台幣升值一倍就好了,但這樣做有什麼意義?

至於經濟成長率六%,也是不太可能的,二○○七年能夠接近六%,「是不小心的」,當時小筆電跟Wii(電視遊樂器)是美國小孩最想要的耶誕節禮物,小筆電是華碩做的,Wii的零組件也是台灣在做的,所以當時台灣產品需求很高。

問:雖然國內經濟復甦了,但失業率還是相當高,有人擔心台灣會陷入「無就業復甦」(Jobless Recovery),資金流向股市及房市,未進行直接投資,難以創造就業機會,你的看法如何?

赴中投資 國內失業會增加

答:台灣自然失業率是百分之三點多,要處理的是超過三點多的部分,但那個部分不是那麼簡單,目前執政者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既要解決失業問題,又鼓勵台商去中國投資,當然會增加失業,政府沒有全盤去考量,到底有哪些政策目標及優先順序。美國總統歐巴馬已經宣示第一優先是增加就業,投資設廠給予補貼,讓廠商多聘用員工,這才是增加就業的正面做法,不然失業者每個人都發基本工資,失業率馬上變成零了。

我不太喜歡行政院長用失業率五%做下台標準,這是很愚蠢的標準,不過,如果要做就要玩真的,有正面的做法,也有賴皮的政策工具,看要用哪一種。

問:我們是出口導向的國家,以往經濟成長幾乎都靠國外需求,但去年第四季外需及內需對GDP貢獻各占一半,是否代表台灣的經濟結構在改變?

答:經濟結構沒有變,出口還是占GDP很大比重,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沒有辦法改變,出口讓台灣競爭力往上提升,目前台灣有那麼多產業在全球稱霸、技術在領先。去年第四季內需對GDP貢獻占一半,應該是短期現象,主要是前年第四季比較基期特別低,加上股市不錯,民間消費大幅成長,今年數據應該就會恢復正常。

問:台灣長期倚賴出口,但對中國出口比重超過四成,是否太過依賴單一市場?

答:我們對中國出口比重這麼高,賣的是建廠材料及關鍵零組件,都是原料,因為台商到中國設廠。不過,這次主計處公布的數據,有一個比較特別的現象,以前台灣對外出口,都是中國最多,香港其次,目前對東協六國出口已超過香港,有些台商二、三年前就開始準備撤離中國,主要是中國實施勞動合同法及取消出口退稅優惠,有人估計勞動合同法導致廠商生產成本增加十五%,我認為絕對不止,很多台商已轉往越南,有的前往東歐、南美,踏進東歐就等於在歐盟立足了。

發展策略 應改為依賴全球

目前台灣經濟已經不適用依賴的發展策略,也就是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是要靠另一國家或地區,過去我們確實依賴美國、日本市場,後來依賴中國生產基地,現在開始逐漸脫離依賴部分國家或地區,改為依賴全球,我們很多產業是全世界的關鍵生產者,晶圓不是唯一的、LED很明確是領先,電動汽車我們也是很重要的零組件供應商,矽谷第一個賣電動汽車的公司,主要零組件都是我們的,馬達是台灣中部鄉下一家只有四十幾個工人的工廠做的。

問:既然我們對中國出口,主要是因為台商需要原料,最終商品出口到中國並沒有那麼多,為何政府一直告訴我們,要把產品賣到中國去?

答:我們的產品中國那邊買不起,一顆木瓜再便宜算十元好了,運到中國去至少也要二十元,等於四、五塊人民幣,但那邊一碗高檔的牛肉麵也才四塊人民幣, 他們有可能正餐花四塊錢,另外再花四塊錢買水果嗎?(梁案:關於水果或牛肉麵單價,可以再查證.但水果銷中.實際獲利者為經銷商.且報載上海水果商也已關門.)

我不否認中國是一個很重要的市場,但不能因此下結論說台灣經濟要靠中國,因為很難去說服稍微懂經濟學的人,一個國民所得一萬六千美元的國家,要靠一個國民所得三千美元的國家。

ECFA議題 無具體內容

問:現在民間對ECFA有很多疑慮,若依你的說法,民眾的疑慮應該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中國買不起我們的商品,但他們的商品可以低價銷來台灣,我們將會受害?

答:我們馬上會受其害,先不說別的,中國的食品你敢吃嗎?中國的大閘蟹以前很多人買,後來也沒有人買了,大家不敢吃了,但中國商品進來後沒辦法區分,所以傳統產業、農民及一般民眾的擔心都是可以理解的。

我認為ECFA議題現在根本不值得談,因為還沒有具體內容,但我要質疑的是,第一,既然還沒有具體內容,政府怎麼會說有這麼多好處?是不是有內幕?已經講好了?第二,民眾擔憂是有原因的,因為馬團隊上台後,讓人家看不清楚施政方向,不知道他們在幹嘛!

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南方朔觀點-正當性危機 馬政府面臨的最後警告

• 2010-03-02  中國時報

近代最早提出「正當性危機」概念的,是德國思想家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他指出:「若政府危機的管理失敗,則政府就會遠遠的落後於對它實際的要求。對這種失敗的懲罰,就是人民撤回他們曾交付的正當性。」

因此,「正當性危機」乃是所有政治危機裡的最末端。當一個政治體系、官僚結構或領導風格出現效能危機而不知改變,危機就會一直往下走,它的「人民忠誠赤字」(Loyalty Deficit)就會一直擴大,最後造成政治的改朝換代。從這樣的角度來看,當今的馬政府可以說早就陷入了「正當性危機」中。國民黨在大大小小各項選舉裡已連四敗,即是人民對它的懲罰,而這種懲罰還沒有結束,更大的骨牌要到最後才倒。

一個領導人以六成的選票當選,又有國會超過四分之三的絕對多數,這在全世界都極鮮見,這意味著從前年「五二○」就職起,它其實已擁有從事一切改革的籌碼,但怎麼才一年多,它的行情竟跌到不足三成,而且看起來早已過了不歸點呢?這實在是全球民主政治上的一則負面奇蹟。這個政府沒有殺人放火,沒有重大的貪瀆,為何它的淪落竟然如此之速?他們自己納悶,他們的死忠支持者也同樣疑惑和不服氣,但情況真的如此嗎?

首先,這個政府靠著扁家弊案風潮崛起,這是相對位置所造成的時機所賜,而非其能力證明,但他們卻視為他們被全盤肯定。於是那種一切自以為是,凡事都拒絕承擔,永遠只想找一個最安全的位置以規避選擇的責任與風險,以為做秀就是最好的政績,什麼都不懂但卻自認什麼都會,這些負面潛在因素全都在短短時間內暴露無遺。每個歷史階段,人們對政治領導人都有盼望及懲罰,陳水扁因為讓人們的盼望落空而遭到懲罰,如果只想把扁案當政治的永遠提款機,而忘了自己的原始責任,人民的懲罰也不會放過,台灣選民痛恨陳水扁,同樣的也蔑視馬政府!

其次,凡時來運轉而出現的超人氣領導人,都有明星化傾向以及治國如搞選舉的風格,最近美國歐巴馬政府的這種風格已成了抨擊的對象,「華府哪裡出了問題」已成了深入檢討的問題。人們終於察覺到華府居然也有「可怕的四人幫」(A fearsome foursome),一切都從選票角度來思考政策問題,專業問題全都被扭曲,用我們的話來說,這就是「政治被小朝廷化」。而這種小朝廷風格在當今馬政府內,其實是以一種更嚴重的方式在運作著,一小群同質的親信把持著朝政,用台北市的觀點看台灣及看世界。難怪廿一個月下來,國事愈搞愈如麻了。

再就風格而論,馬政府以文宣起家,並真的以為文宣及形象經營即可安天下。它平常做秀活動頻繁,有如趕場,當出了問題,最先想到的也是改動府院黨的發言人,而不去想政府的方向與效能這些真正的關鍵。對這個政府,我們不由得想開罵說:「笨蛋,不是文宣,而是政績!」

因此,對這個政府我們不會痛恨它,但卻蔑視它。台灣不管出了天大的問題,似乎都和他無關,他們總有「大環境不佳」、「氣象預報不準」、「陳聰明」、「泛藍不團結」、「別人有誤會」這樣那樣的理由可推;他們永遠是對的,他們成了一個廉價的「改革」口號。

然後將它當做武器揮砍與他們不同的人,而忘了最該被「改革」的乃是他們自己。他們沒事就「扮可愛」,有事就臉色一變而「扮無辜」、「扮可憐」。他們沒有核心價值與信念,藍綠紅白每種顏色都要染一點,搞到後來他們什麼都不是,只是他們自己。正因為什麼都有,但就是沒有「誠」,他們說得再多,人們只姑且一笑,意思就是說,人們已不明言的認為:這個政府不是「我們的」,他們只是「他們」!他們不做壞事,但也不做好事或應做的對事,他們只是讓人覺得疲倦。

國民黨六選五敗,後面是連四敗,政治板塊正由「藍大綠小」變成「綠大藍小」。如果馬政府還在那裡做秀睡覺,選民的更大懲罰很快就會到。

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對聯

1.代嘉達致00醫師謝聯:98.9.2


志在活人施妙藥
心存濟世挽沉疴

2.文銓、文瓊(靜玉)嵌字聯:99.2.3

文旨墨痕能銓鏡
文思筆采已瓊懷

3.煌儀、靜慧嵌字聯:99.2.3

靜言趨事諧道慧
煌止赴功契軌儀

4.輝寶分局長賢伉儷嵌字聯:99.3.1

輝粲德音逾世寶
寶珍里鎮愈代官

5.招興、冷茹賢伉儷
(於梨山種植水梨等)
嵌字聯:99.4.25

招攬興農皆適意
冷香茹果自清心

6.大里澄清醫院榮譽院長廣仁、麗娟賢伉嵌字聯:2012.6.10

廣研仁術期救世
麗正娟方總回春

2010年1月22日 星期五

馬英九領導下的台灣

1.政治權利與公民自由:

根據美國「自由之家」2010.1.12發布報告指出,2009年台灣雖仍列名「自由」國家,但「公民自由評等」從最佳的1級降為2級,原因是自由之家擔心扁家弊案調查過程的瑕疵影響法治運作.
總部在美國華府的「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發布「2010年世界自由」報告指出,台灣的「政治權利評等」(political rights rating)雖因落實肅貪而由前一年的2級升為1級,但前總統陳水扁及其親信的弊案調查審理中,卻出現政治力介入的陰影,因而影響「公民自由評等」(civil liberties rating).
自由之家研究部門主任普丁頓(Arch Puddington)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台灣的整體表現一直不錯,可謂「東亞民主之星」的一員,「但前總統(陳水扁)及其幕僚的案件,讓我們擔心,台灣的法治(rule of law)可能被政治因素所干擾」.
自由之家自1972年起每年公布「世界自由」報告(Freedom in the World),分政治權利及公民自由兩大指標評定各國的自由狀況.兩項指標最佳表現為1級,最差為7級.
今年受評的194個國家中,89個國家列名「自由」(Free),58國為「部分自由」(Partly Free),47國屬「不自由」(Not Free).
另外,針對14個屬地或爭議領土的評比,以波多黎各兩項皆為1級最佳,西藏兩項皆為7級最差.
「2010年世界自由」報告指出,台灣的公民自由評等調降,是因為肅瀆調查及兇殺案件顯示的瑕疵,未能保障刑事案件被告的權益.同時,台灣立法禁止公立學校教職員涉足特定政治場合,也侵犯了學術自由.
台灣政治權利評等上升,除了因為落實肅貪法規/起訴卸任高官,也因執行選舉查賄使數位立法委員遭取消當選資格/200多名候選人因買票遭到檢調約談.報告未指出那些多數是執政黨候選人,也是執政黨敗選之原因.

以上為美國對人權的定義,美/台之間的看法有些分歧.部分西方人權觀念當然值得進一步探討,但有些人權觀念具普世價值,並無中西之分.尤其扁案乃高度政治性與憲政議題,法官宜以憲法層次與公正態度處理,以免種下紛爭的種子.也應該把類似相關案子通盤考量,不應緩辦或擱置若干案件.

2.失業率與薪資所得:

 失業率達7.35%


行政院主計處2010.1.22公布去年全年失業率達 五.八五%/失業人數六十三.九萬人,加計「想工作而未找工作者」的廣義失業率更高達七.三五%,都創下史上新高.

主計處昨日同時公布,去年十二月份失業率為五.七四%,雖連續四個月下降,但仍是亞洲四小龍最高;根據主計處統計,去年十二月失業人數六十三.二萬人,較十一月減少一.三萬人,但失業週數高達三十.五週,延長一.二週,創下五年來新高;而且,中高齡(四十五至六十四歲)及長期失業(失業一年以上)仍未改善,,中高齡失業十四.一萬人持平,長期失業十一.四萬人,較十一月增加二千人,創下六年來新高.

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劉天賜表示,近來企業僱用意願漸呈增加,失業情勢已趨穩定;不過,去年勞動市場受到金融海嘯及景氣趨緩影響,包括失業率/失業人數/受失業波及人口/關廠歇業失業者/中高齡失業等,都創下史上新高,就業人數則創下史上最大減幅.

去年就業人數一○二七.九萬人,較前年減少十二.四萬人,減幅一.二%;其中工業部門減少十 四.八萬人,服務業與農業部門分別增加一.五萬人及八千人.

去年失業人數則是六十三.九萬人,較前年增加十八.九萬人,其中關廠歇業失業三十三.七萬人,增加十八.五萬人,增幅一.二倍;中高齡失業十三.九萬人,增加五.一萬人,增幅五十七.七五%,居各年齡層之冠.

劉天賜指出,去年失業率五.八五%,距離經建目標四.五%有一段差距,今年經建目標為四.九%,必須增加十二至十三萬個工作機會才能達成,「還要再努力」,今年第四季比較有可能達到目標,但機會有多大,要看景氣復甦的程度.

實質平均薪資倒退13年

除了失業率創新高外,去年上班族薪資也大縮水.去年一至十一月 「名目平均薪資」僅四萬二千四百五十一元,較前年同期減少四.九二%,創下史上最大減幅;排除物價因素後,「實質平均薪資」四萬零六百三十九元,創下十三 年來新低,較前年同期則減少四.○三%,也是史上最大減幅,換句話說,台灣民眾辛辛苦苦的工作,薪資水準卻回到十三年前的狀態,令不少勞工感嘆萬分.

3.NCC的骨氣:
 
立法院九十二年底三讀通過《有線廣播電視法》/《廣播電視法》/《衛星廣播電視法》三項法律修正案,增加「政府、政黨、其捐助成立之財團法人及其受託人不得直接、間接投資」等規定,完成社會各界呼籲多年的「黨政軍三退」理想,盼媒體從此與政治力絕緣.
2010年1月20日NCC通過衛星廣播電視法第九條/第四十二條之一修正案,鬆綁黨政軍投資廣電事業條款,未來黨政軍仍不得直接投資廣電事業,僅可間接持股最多一成,不得控制廣電人事/財務或業務.
NCC發言人陳正倉表示,在廣電媒體市場多元且蓬勃的發展下,許多廣電媒體早已經是上市上櫃公司,如果一味禁止而不考慮黨政軍投資行為是否已達控制衛星廣電事業,並不合理;此外.如果完全禁止黨政軍投資 ,也有可能導致相關事業無法接受更多資金挹注,影響產業發展,因此,有限度開放間接投資是較為合理的作法.上述說法,已有學者指出其無稽.不贅述.
NCC的根本錯誤是未能堅守憲法保障言論自由的基本原則,任何可能控制/干擾言論自由的行為,不論直接或間接,不論黨政軍或產媒,均應加以規範.没有黨政軍等特定集團介入的媒體,才能確保媒體自主運作,才能讓言論自由發揮制衡力量.黨政軍等特定集團可以在其特定領域發展,不應出軌來污染媒體.任何直接或間接導入,都可能造成質變點或突破口.
第四台可以經年累月扮演電視法庭,奧援特定集團;或發言來賓同一個嘴臉,無異文革再現.NCC有任何作為嗎?NCC彭芸主委行行好,念書人還是要有點骨氣.

4.台大的大學生:

(1) 洪蘭觀點:

中央大學教授洪蘭,在《天下雜誌》發表的文章中指出:某頂尖醫學系學生上課啃雞腿、吃泡麵,學習態度差.洪蘭批評「不想讀,就讓給別人吧」,該事件各媒體均大幅報導,更成為報紙頭條,引發學者與網友激烈論戰....


洪蘭教授究竟說了什麼,引起爭論風暴?以下為《天下雜誌》原文完整重現:

港/陸大學跨海搶人才,但台灣學生感受到國際競爭的壓力了嗎?

看到香港城市大學來台灣招募好學生並提供十萬港幣的獎學金,真是心裡一驚,「十年河東轉河西,莫笑窮人穿破衣」,以前是香港學生來台灣讀書,現在是我們去香港讀書了.

這也難怪,現在全世界的大學都在搶人才,因為十九世紀的財富在土地;二十世紀的財富在勞力;二十一世紀的財富在腦力,列強因殖民地而致富,我們也因加工區做代工而經濟起飛,現在更要靠創意來致富了.因此各大學祭出各種優惠條件,網羅第一流的人才,甚至派出「學探」,像星探或球探似的,去全球尋找.在國際競爭這麼激烈的時候,我們的大學生卻沒有感受到這股壓力,令人擔憂.

最近去一所台灣最頂尖的醫學院做評鑑,發現上課秩序極不好,已經打鐘了,學生才姍姍來遲,進來後,有人吃泡麵/有人啃雞腿/有人打開電腦看連續劇/有人趴在桌上睡大覺.打手機/傳簡訊的就更不用說了.遲到的同學不是悄悄在後面找個位子坐,而是大剌剌走到他座位的那一排,叫坐在外面的同學起來讓他進去,絲毫不尊重同學的上課權.想不到現在連音樂廳/戲劇院開始表演了都不准進場,怕侵害到觀眾和表演者的權益,知識的殿堂反而更隨便,自由進出,好像菜市場,視授課老師為無物.我看不下去,起身離開,後來好奇,再回去看原先睡覺的同學有無醒來上課,結果發現不但原先睡的沒起來,又陣亡了更多.假如這是我們大學生的上課態度,我們拿什麼去和別人競爭?

學生也應該「敬業」

就業最重要的是「敬業」,因為那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在早上八點的晨會,我們發現醫生們不但遲到,連白袍都沒穿,當然也還沒去巡病房.醫生的責任是照顧病人,以往是七點先巡病房,八點再來晨會,現在即使來了也是坐在最後面做自己的事,紀律的鬆散令人咋舌.看到這個現象,就了解為什麼台大的校長在歡迎新生時,講的不是如何立志做大事,而是晚上不要熬夜/不要翹課/要替媽媽洗碗……,這些是我們對小學生所講的話,假如大學生要這樣教,我們的大學生還叫大學生嗎?那種「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讀書人抱負到哪裡去了?

敬業是個最基本的做事態度/是個操守,不敬業的人,能力再好也不會成功,對醫生來說,還會害死人.學生的敬業就是做好學生的本分,父母出錢讓我讀書/國家出錢蓋了教室/買了儀器栽培我,我要好好學習,這不是八股,是做學生的基本要求.如果不想讀,何不把機會讓給想讀的人呢? 尸位素餐是最可恥的.

看到學生浪費他們自己的生命,也浪費國家的資源,就很難過,曾經有人擔心我們下一代會去別的國家做台傭,假如我們自己不覺醒,這個擔憂就可能不是杞人憂天了.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2)林火旺觀點:

繼洪蘭批台大學生上課啃雞腿後,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林火旺2010年1月21日也批評,台大學生和動物沒有差別,「只是比較聰明的動物,只想到個人前途」,遇到挫折時「就吃飽飯等死,告訴自己明天會更好.」
林火旺屬大砲型學者,在莫拉克颱風後於電視台談話節目中爆料,指當時行政院長劉兆玄去理髮.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去吃爸爸節大餐,引發馬團隊人事大地震,自己也辭去國策顧問.1月21日他在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上演講「品德教育和幸福人生」時表示,台大學生跟動物沒什麼差別,「差別是聰明的動物,只想到個人前途」;他也常引用美國羅斯福總統夫人的話「當你不再做出貢獻的時候,你就邁向死亡」鼓勵學生.
林火旺說,他認為政治爛是因為人民爛,台灣人民沒有能力作決定,有獨立思考的人太少,且台灣社會充滿「只要不在我家後院就好」的觀念,像垃圾場、基地台等抗爭都是,民主自由社會要用公共角度思考問題,「要忘了你家在哪裡」.
台大學生會會長傅偉哲則認為,過去因為社會保守,很多學生運動能量集中在政治訴求,「但政治現在已世俗化,很多的學生貢獻都傾向社團,台大有很多服務性社團,每年都傾力貢獻.」

梁案:

以上論者所說,都是部分現象.合而觀之,就是台大--在台灣的大學之學園現形記.有趣的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還是滿和諧的--矛盾的和諧.
我是認為,洪/林教授旨在鍼貶學弊,並不是認為所有台大或學生都是那個樣.也不是說學校教育只有部分學生的問題,部分教師教材/教法/態度,學校/教育部部分政策,部分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都有應當檢討之處.洪/林只是指出部分學生的缺失.只要有點智商的人都知道論斷任何社會問題均是特稱命題.不必東拉西扯.遺憾的是,教授的責任不只是指出問題,應該有所作為吧?還是,在台灣,我們只有無奈與無力?

胡錦濤領導下的大陸

1.超級富豪與赤貧:

2009年中國的GDP達33.53兆,很快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個人財富超過十億美元的超級富豪達130人,僅次於美國359人.財富超過150萬美元的富豪達82.5萬人.但是,中國城鎮家庭人均收入約1.9萬元人民幣(約3.3千美元),農村居民收入僅5千151元人民幣;易言之,這些人一天賺不到1美元.中國有一億五千萬赤貧人口,占全國總人數十三億的比例超過一成.
預估2010消費者物價指數很快會突破百分之三.
大陸基尼係數已增至0.47;0.4為警戒線;若超過0.5,可能出現社會動亂.
另外弱小的中產階級,被超高房價.撫幼.養老成本壓得喘不過氣來.
2009年台灣平均每人GDP達1.6390萬美元.中國官方宣布人均GDP為3.6千美元,仍是世界平均值的四成多,在世界排名第100名.

2.政治權利與公民自由:

美國人權組織「自 由之家」 2012.1.12發表《2010年世界各國自由度調查報告》,中國再次被列為不自由國家,報告同時指出,中國當局在60週年國慶前夕,採取一連串的鎮壓行動,打壓維權和宗教人士.

「自由之家」將世界各國自由度評為一到七級,中國在這份報告中的政治權利被評為最低的七級,公民自由為第六級,總體評比為不自由.

報告指中共領導人過去一年持續加緊對法官等司法人員控制,同時還大規模打壓維權律師及提供法律服務的非盈利組織.中國領導人在世界舞台表現出無比的自信,但對尊重公民要求法律權利和問責政府上改採取的行動,卻繼續顯示其不能容忍和不安全感.

「自由之家」亞洲研究分析員庫克女士(Sarah Cook)說,過去一年中國持續鎮壓異見人士和上訪者,對幫助這些人申訴的維權律師作出嚴厲的懲處.她說,大連市王永航律師在去年11月被法院重判7年有 期徒刑,王永航曾多次為法輪功學員辯護,去年5月未獲通過律師執業年檢,但仍然繼續提供法律服務.當局對王永航重判,是要對維權律師發出信號,他們也可能會面臨監禁. 報告同時指出,中國當局在60週年國慶前夕採取一連串的鎮壓行動,包括封鎖主要的城市,加強限制互聯網,嚴厲懲處異見人士/上訪者/維權人士.在宗教自由問題上,包括西藏/新疆/地下基督教組織與法輪功修煉者的自由度都更加緊縮.新疆去年發生暴亂後,無數的維吾爾人「被迫失縱」,跟隨著一連串的處決和互聯網封鎖.

此外,報告提到,過去一年日益增長的勞工維權行動,顯示工人已能越過官方控制的工會組織抗
議行動.

這項「世界自由度」調查報告就「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進行評比,等級分為1至7級,第1級最自由,第7級最不自由.整體評比分為「不自由」/「部份自由」/「自由」3類.

10個「政治權利」指標問題(總分最高40分)分為三類:1. 選舉過程:三個指標問題(總分最高12分)2. 政治多元化和參與:四個指標問題(總分最高16分)3. 政府的運作:三個指標問題(總分最高12分).

15個「公民自由」指標問題(總分最高60分)分為四類:1.言論及信仰自由:四個指標問題(總分最高16分)2. 集會和結社權利:三個指標問題(總分最高12分)3. 法治:四個指標問題(總分最高16分)4. 個人自治及個人權利:四個指標問題(總分最高16分).

依每個國家及領土區域在「政治權利」指標問題所得總分可分為1到7個等級;「公民自由」的評比方式也相同.

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2010.1.12日發表年度報告,在2009年全球共有89國名列自由國家,在受評比的194國家中佔46%,在世界總人口也佔46%.而不自由國家則有 47個,佔評比國家的24%,全球有超過23億人過著基本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不受尊重的生活,其中,中國就佔了一半.至於被評比為部份自由國家則有58 個,佔總國家數的30%,總人口的20%.

報告指出,在47個名列不自由國家中,有9個國家和一個地區在「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兩項評比中,被列為「表現最差」(Worst of the Worst),分別是緬甸/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利比亞/北韓/索馬利亞/蘇丹/西藏/土庫曼/烏茲別克.

以上是美國對人權的定義,美/中之間的看法有些分歧.部分西方人權觀念當然值得進一步探討,但有些人權觀念具普世價值,並無中西之分.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以政績贏得民心 以政策領導國家

南方朔觀點-崇禎併發症:自戀型領袖的誤國
                                                                                  
                                                           2009-12-08 中國時報

北京故宮的後門有小丘,叫做煤山。上有當年崇禎皇帝自縊的那棵樹,
原樹兵燬,後人重植,已枝葉扶疏,成了大樹。多年前一個秋日黃昏,
我到該處憑弔,繞樹三匝,古木悲風,訴說的都是歷史的悽愴和反覆的
愚蠢。


在此重提明朝崇禎皇帝,並無任何借古諷今的念頭。而是用當代政治學
的標準來分析,崇禎乃是所謂「自戀型領袖」的最標準樣本。領袖的極
端自戀,小則誤己誤身,大則誤國誤民,崇禎的自戀,就是個「誤」,
他「誤」了一切。


崇禎乃是典型的誤國亡國之君。可是他即位之初不是這樣的。當時魏忠
賢濫權,朋黨營私,崇禎立即殺魏忠賢並全面罷黜他的黨羽,看起來很
有一點中興氣象,崇禎也自己照鏡子,愈看愈得意,真的以為自己是蓋
世無雙的明君。於是由自戀轉自大,由自大變成剛愎自用,刻薄寡恩。
明末出了一堆混蛋皇帝及大臣,但他們再怎麼混蛋,還是知道要替國家
留一些能吏勇將,去做他們沒有能力去做的事。但自戀刻薄的崇禎自以
為是,認為天下只有他是對的,別的人都不盡忠報國,於是他連國家最
後的名將熊廷弼、袁崇煥這種人都敢殺。他在位十七年,只相信自己和
身邊一群新的奸臣小人,搞到國事日非,民生更苦,最後是貧苦農民造
反所形成的流寇,在李自成率領下攻入北京。最荒謬的是,崇禎到了最
後還不認為亡國是他的責任!他自縊煤山之前,在衣襟寫了遺詔,仍有
然皆諸臣之誤朕也」之句。自己把天下搞垮,還以為與他無關,都是
別人的事。這種混蛋皇帝,真是自戀到了瘋狂昏瞶的極致!


崇禎皇帝自戀自大自以為是,乃是自戀型的領袖走向瘋狂的極端代表。
近代政治學對領袖的自戀人格著墨極多。一般而言,領袖有適度的自戀
,把自戀轉化成自尊自重以及催化出的自我能力的嚴格要求,這未嘗不
是好事,但領袖病態的自戀卻也所在多有。那種領袖只愛自己,不愛任
何他以外的別人,永遠活在自我的良好感覺裡,相信自己永遠不會錯,
責任都在別人。當一個國家出了這種自戀型的領袖,老百姓只有「挫咧
等」的份了。

當代知名的領導學專家波耶特(Joseph H.Boyett)在近著《選民進化
論》(Won’t Get Fooled Again)裡,有一個專章談自戀型領袖。他
指出,自戀型領袖在達到權力的高峰前,由於自戀所創造出的形象很迷
人,而且自戀的負面效果還沒有累積到足夠的量,人們普遍會對自戀型
領袖寄予過高的期望,因而有利於他快速攀上權力高峰。但到了這時
自戀型領袖的人格及能力特質裡的巨大缺點就會開始暴露,而使他站到
很陡峭的滑坡邊緣,很容易快速下墜,波耶特還特別條列出自戀型領袖
的許多負面領導症狀,我在此將其中比較有現實性的若干缺點摘要列出


──他喜歡刻意表演自己的一些專長,如秀自己的英文,他總覺得自己永
遠對,都是別人誤會他、嫉妒他、中傷他;他看不起別人,總認為別人
沒什麼,他貢獻最大;他的語言裡,最常出現的是「我」這個字;他沒
有同理心也不想有同理心;他不需要了解別人,只要別人了解他;當別
人談到他的問題時,他通常都會做別的事,用行為語言表示不耐煩;他
喜歡用道德語彙自我包裝,顯示完美;他對年齡與身體有病態的敏感;
他不信任別人,只相信小圈子親信;他拒絕別人分享成功,也拒絕承擔
過失;他的決策草率但都有理由;他從不肯定下屬,只要下屬效忠。


因此,自戀型領袖是可怕的,他在自戀裡誤人誤己,誤天下誤蒼生。他
搭纜車快速上高山,迎接他的卻是個大滑坡。也正因此,自戀型領袖自
己要小心了,必須像拚助選一樣拚著去消滅自己的自戀自大;而這種自
戀型領袖的徒眾也要小心了,這種人的自戀自大,乃是他們搖旗吶喊造
成的。他們要幫助消滅自戀自大,已不能繼續搖旗吶喊,而應敲鑼打鼓
的嗆出不滿之聲,看看自戀自大是否老天爺保佑脫胎換骨!
...................................................................................................

梁案:南方朔觀點固有以偏概全之處,但諍言不需歌功頌德,為國家
不是權祿;諍言不是意識型態,為全民而不是綠或藍。以政績贏
心,以政策領導國家,必然獲得尊敬,而不是領導人身旁那些人
強調的「權威」或軍警的棍棒與希特勒拳頭。以利民性政績與前瞻性
政策為基石有權威,才是真正的領導!七百萬選民的熱情與五百萬
選民的哀愁得以懸孔子四毋與子產的話值得三思:


鄭人游於鄉校,以論執政。

然明謂子產曰:「毀鄉校,何如?」
子產曰:「何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
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我聞
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
;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聞而藥之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後知吾子之信可事 也,小人實不才。若果
此,其鄭國實賴之,唯二三臣?」
仲尼聞是語也,曰:「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老百姓的評論,是統治者所作所為一面無情的鏡子。統治者可以用
盡一切手段迫使百姓保持沉默,卻無法使人們不在心裡評價與重估
無法左右人心的背。所以,沉默並不意味著順從;相反,沉默
蘊含著可怕的力量。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人民「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暴發
制言論自由最終都沒有好結果。很多去過北京的人,見過天安門
前的表,但不知為何物?華表就是謗木,也稱華表木。相傳堯舜
時於交要道豎立木牌,讓人在上面寫諫言。漢孝文皇帝時期也曾
明令豎立,因而一朝盛世與此有很大的關係。

《呂氏春秋.自知》︰「堯有欲諫之鼓,舜有誹謗之木。」又《史記
.孝文本紀》︰「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所以通治
道而來諫者。」《淮南子.主術》:「堯置敢諫之鼓,舜立誹謗之木
。」晉朝崔豹《古今注‧問答釋義》︰「程雅問曰:『堯設誹謗之木
,何也?』答曰:『今之華表木也。以橫木交柱頭,狀若花也,形似
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謂之表木,以表王者納諫也。亦以表識衢
路也。』」

《後漢書•蔡邕傳》載帝不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因為有此
等胸懷,漢武帝同成為代天驕。靜心聽取不同意見,不僅僅是胸
懷博大,那也是自和勇表現。

古代「誹謗」不是現在我們用的毀謗的意思,而是進諫之意。《周
書.柳虯傳》︰「伏惟陛下則天稽古,勞心庶政。開誹謗之路,納忠
讜之言。」《漢書.賈山傳》︰「退誹謗之人,殺直諫之士。」


子產不毀鄉校其實已經超出了時下一般人所理解的「寬容」,而是內
對他者、異見價值的認識和肯定,跨入認識論領域,並非一般
講恕道、寬和、大度、有涵養之類的道德風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寬
,前提是自己高高在上,絕對正確,異見、他者是錯誤的,自己寬
大為懷,不予計較,即大人不記小人過,屬仁者的胸懷,這與認識論
中對見、他者的價值肯定,是有本質區別的。子產不毀鄉校應該說
是太不常了。即使唐太宗的聽言如響、從諫如流也不可同日而語。


寬容首先是針對異見而說的,從認識論的角度看,人的各種思想、異
是正常的,也可以說是一種存在,一種不容抹殺的意義和價值,屬
於一種天賦人權,所以也不存在寬容不寬容的問題。質言之,你不可
不寬容,你沒有權利沒有資格不寬容,你不寬容就是你對天賦生命
的一種壓迫,對他者存在和價值的抹殺。

依據憲政原則,生命權與自由權/工作權更是革命人權與基本人權,明
載於憲法。輕忽與牴觸生命與自由權/工作權的多數暴力/暴力心態及行
為,是野蠻的反文明行徑,勢將摧毀執政的正當性,終必在人民的怒
火與怒吼中灰飛煙滅,羅馬帝國而安在就是鐵證。在子產不毀鄉校
的論說中,就包含了這一意識。但子的仁(仁政) 、惠、義卻純粹
是道德精神,成了人,特別是統的德行。寬容也由此成了可以被
誇耀的行為,變成統者向被統治施予的恩惠。


另外,就是鄉校的意義。春秋時期決不像現在這樣,思想有多種交流
管道和傳播機會。統治者可以通過朝會審時議政,也可通過書簡傳
遞思想,人民就很少有這種條件。鄭人自發地會集於鄉校,縱論時政
品評官吏,其實是營造一種民間聚會和社會輿論,確是一種煌之
舉,而子產的不毀鄉校也就有了另一層意義:有意識地為民間保留一
進行思想交流的場所,實質也就是自覺地保障民間的輿論自由。肯
定他者、異見的價值,又有意識地為民間議政創造言論空間,這就可
制度、體制接榫。我想,如果子產這種思想和實踐,能獲得價值
的支撐,形成一定的理論,並能在他的鑄刑鼎上體現出來,對中國
史文化的影響可能就非比尋常了。


《史記•鄭世家》,西元前552年,子產去世,「鄭人皆哭泣,悲
親戚」。唐朝韓愈更對子產有高度評價,寫<子產不毀鄉
頌>:

我思古人,伊鄭之僑。以禮相國,人未安其教。遊於鄉之校,眾口囂
囂。或謂子產,毀鄉校則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豈多言,
亦各其誌。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維善維否,我於此視。川不可防,
言不可弭。下塞上聾,邦其傾矣。」既鄉校不毀,而鄭國以理。在周
之興,養老乞言;及其已衰,謗者使監。成敗之跡,昭哉可觀。維是
子產,執政之式,維其不遇,化止一國。誠率是道,相天下君。交暢
旁達,施及無垠。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無臣。誰其嗣之?我思
古人。

從子產不毀鄉校強調周初興盛,是因為奉養老成有德之人,聽取他
的意見;後來周厲王衰敗,是派人監視有意見的人的結果。
調子產「川不可防,言不可弭」的思想。周厲王的事情,《國
•周上》的記載:

厲王虐,國人謗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
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
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
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獻詩,瞽獻曲
,史獻書,師箴,瞍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
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
悖。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于是乎出,猶其原隰之有衍
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于是乎興,行善而備敗,
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
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王不聽,于是國莫敢出言,
三年,乃流王于彘。

周厲「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人莫敢言」最後終於覆亡


Bookman:人文願景
http://168hy.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