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總統大選中,國債問題成為選戰議題之一,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提出「四年內財政赤字減半,八年內財政平衡」的政綱,凸顯馬政府執政近四年財政惡化的程度。
眼前政府債台高築,學者和民間團體主張,「沒有連任壓力」正是馬總統為子孫「打消債務」的歷史契機;透過加稅和減少支出,不再舉債,進而減少負債,才能負責任的執政者。
債務利息 一年千億
財政部國庫署統計,民國九十七年馬總統當選,中央政府的未償債務是三兆七千七百九十二億元;剛通過的一○一年的總預算,債務金額已增至五兆一千三百七十六億元。短短四年,債務暴增一兆三千多億元。
儘管負債三級跳是政府為了因應莫拉克風災、金融海嘯後的擴大支出方案,但國債累積的速度仍令人咋舌。
反貧困聯盟召集人簡錫堦說,政府一年約有一千六、七百億元,都是在支付債務利息,政府不應該以「潛藏性債務」,讓人民誤以為台灣財政仍然健全。他質疑,目前「國債鐘」只承認債務約四、五兆元,但依照國際標準,政府債務高達十九兆多元。
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則估計,如果加上所謂的「潛藏性債務」,政府目前負債應已高達廿一兆元;台灣人很快就會發現,「政府建國百年,人人負債百萬」。
財政業務 可託民間
馬總統接手自己創下的政府債台,下一步該怎麼做?政治大學財政系教授黃明聖表示,馬總統連任的上任之初,就是最好的財政改革時機;政府必須考慮是否把部分業務委託民間。
黃明聖說,政府有新增支出,必須先找到相對應的財源。此外,政府支出也要通過成本效益的嚴格分析,不要又蓋一大堆「蚊子館」。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說,國際經濟不會突然好轉,擴大內需振興經濟的公共建設支出,至少要先暫停;政府當年推八百五十六億元消費券、五千億元擴大內需等,對創造內需沒有幫助。
租稅改革 改善弊病
世新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徐仁輝也表示,全球金融海嘯時,各國爭相實施擴張性財政支出,導致負債比率攀升,台灣也一樣;如今要解決負債,沒有別的方法,既然「加稅困難,只能減支出。」
然而,政府目前社福支出不斷增加。以這次選戰為例,國、民兩黨都拋出老農津貼加碼一千元的方案,為了「以示公平」,執政黨還加碼送出八大社福津貼一併調整的利多。
簡錫堦建議,政府不能提高舉債上限,唯一能做的「只有加稅」,現在關鍵在於有錢人繳稅太少,雖然所得稅最高稅率有百分之四十,但資本利得幾乎不課稅,尤其證券交易及土地交易,正是有錢人最豐厚的收入來源;如果不對有錢人加稅,貧富差距日益惡化,貧富之間仇恨會加深。
林向愷分析,目前的作法已讓富人變成全民公敵,政府應該透過全面性租稅改革,改善所得分配惡化的弊病;除了資本利得課稅議題,也應考慮提高營業稅等間接稅比重。但徐仁輝坦言,針對富人課稅難度更大,因「企業家的力量還是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