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4日 星期三

東巴文字 幫助你如何看懂活著的象形文字



a.點擊畫面進入 b.再點擊畫面,全螢幕觀看


東巴文字包括兩類:
1.思究魯究:納西語語意是木石上的記痕,兼備表意和表音成分。一般稱象形文字,實為圖畫文字階段。(「思」又作「森」)
2.哥巴特額:弟子之文字之意,學術界稱為「哥巴文」,一種音節文字。大多脫胎於東巴象形文字,把象形文字抽象化和線條化;有一部分則借用漢字,或借漢字的形、義而成。

東巴文字屬於宗教文字,東巴主要用於抄寫東巴經書。納西語稱東巴經為「東巴特額」,即東巴用的書。
東巴聖典的收集、翻譯和研究,始於19世紀下半葉。1867年,法國巴黎伊特蘭格教會的佩倫·德斯古丁斯,第一次從雲南把蒐集到的11頁的一本東巴經摹本《高勒趣贖魂》寄回法國巴黎家中。1913年,巴克教授出版了第一本研究納西東巴文化的專著《麼些研究》,揭開了研究東巴聖典的序幕,引起國內外矚目。
1999,收錄近千種經書的百卷本《納西東巴古籍譯注全集》出版,成為東巴文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分為五大類:祈神類、禳鬼類、喪葬類、占卜類及其他類(包括舞蹈、雜言、字書、藥書),每卷收入10種左右經典。
發展到近代,也有東巴用這種文字記工、記帳,或用作東巴之間互通書信等。

東巴經認為萬物發端於混沌,混沌是有、無的統一,是處於激烈運動中的。

李霖燦先生以為東巴文的產生,不會早於距今1400年的唐初因形貌原始,且還在使用,能看到其鮮活自然的狀態;還有一些老東巴健在,他們能讀其音、析其形、述其義、講其用,所以被譽為「活著的象形文字」。這些正好可以填補甲骨文之前原始文字的空白。

東巴象形文字常用單字約1400個字元。
東巴象形文字基本上還不能完整地記錄語言,在經文中上只能省略書寫。
東巴象形文字在構造和應用上運用象形、象意、形聲、假借等方法。

東巴文字最初是寫在樺樹皮上,後來發明了東巴紙(另一說借鑑了中原的造紙技術),才寫在東巴自製的土紙上。製好的東巴紙呈牙白色,紙質柔韌且厚實,可兩面書寫。但因為生產周期短,纖維較粗糙,至今仍無法解決印刷難題。有時人們會在最後增加一道用石頭砑光紙面的工序。
作為製紙原料的蕘花樹皮本身是有毒性的,經各道工序去除其絕大部分毒性之後,對人已無傷害,但任何蠹蟲和黴菌都無法在其上生存,所以可以久存不腐〜人類手工造紙活化石。
根據記載,大約在元代,麗江地區已有造紙業,但未有對東巴紙的記錄。現最早有時間記錄的經文出現於清康熙七年(A.D.1668),距今352年。東巴經卷帙浩繁,至今仍保留 1萬多卷,3萬餘冊分藏於世界許多國家的圖書館和研究機構。


孔子曰:
Reading without thinking makes one muddled,
thinking without reading makes one flighty.
漢娜鄂蘭說:The Banality of Ev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