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文獻學專題研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文獻學專題研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8月6日 星期六

璽印文

《說文》壐從土,曰王者印也,所以主土。程瑤田《解字小記》據漢‧蔡邕 《獨斷》以璽乃古者(秦以前)尊卑共之,則王者守土之說非也;又據劉熙之釋「印」字,曰信也,所以封物以為驗也,以為從土者從封省也。
程氏從封省之說非,考那志良於民國五十九年《鉨印通釋》中指出,陶器上飾紋有兩種:一種係拍打形成;一種則壓印而出。壓印花紋乃以土燒成陶印模或將石雕成石印模,壓印於陶器上;雕花紋印模進一步發展成雕字印模,此種雕字印模即印章之前身,亦稱「陶璽」。最初璽印為陶工大量製陶時,為節省刻名或刻產地之時間而產生,係製陶者信用之標記。蓋古印係陶璽,故從土也。
程氏又謂本從土,以玉為之則從玉;以金為之又或從金也,但用鉨者,古文省也。三字本專稱,後用為印之通稱,故戰國楚官印「計官之鉨」,實玉質;戰國私印「王間信鉨」亦玉為之,而並曰「鉨」。
戰國官印亦稱「印」,《墨子‧號令》:「守還授其印,尊寵官之。」清袁枚《隨園隨筆‧印》謂璽即印也,戰國時已用印,蘇秦佩六國相印;秦官印有「工師之印」,銅質。
河南安陽遺址發掘三方商「鉨」,于省吾《雙劍誃古器物圖錄》載商銅鉨摹本三。此非官方發掘,係收自民間古董商,董作賓、嚴一萍先生以為可能為商鉨,疑不可信。
璽印之制,始於東周。清‧徐堅《西京職官印譜自序》謂印「始於周,沿於秦,而法備於漢。」《周禮‧秋官‧司寇》:「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青之戒令。受其入征者,辨其物之媺惡,與其數量,楬而璽之…。」 鄭玄注引鄭司農 曰:「楬,書其數量,以著其物也。」職金,古官名,掌管作為賦稅而徵收之金、玉、錫、石、丹青之檢驗與收藏等。檢驗後,標明其品名與數量,用蓋有印章之標籤封存。劉起釪以為周禮係一部官制彙編,成於春秋,補充、寫定於戰國,摻有小部分漢代資料如九服之制、五嶽之制。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季武子取卞,使公冶問,璽書追而與之。」以印封書追與公冶,使之轉致魯襄。古無印泥,封識用印,先以泥封口,然後按印,謂之封泥。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西門)豹對曰:『往年臣為君(魏文侯)治鄴,而君奪臣璽…。』」
傳世璽印最早、最多為戰國遺物:
圖一爲戰國楚「計官之鉩」,青玉琢造,鼻鈕。印文字體爲戰國古文。「計官」爲官名,主管財賦、百物會計、出納之官府,《周禮‧天官‧序官》有「司會」,鄭注謂之「計官」,司會主天下之大計;會,大計也。
圖二「外司爐鍴」鉨,戰國燕銅印,鼻鈕。鉨文爲戰國古文字體,朱文。鉨文「外司爐」,掌管鑄造,或謂掌管鑄造錢幣之職官。方斌云:「爐」字與燕國貨幣明刀銘文「外爐」之「爐」字相同;「鍴」讀爲「瑞」,《周禮•春官•典瑞》鄭玄注:「瑞,節信也。」《說文》:「卩(節),瑞信也。」此戰國時期長柄長條形之官鉨,目前僅見於燕國官鉨。「瑞」本用作符信之玉,目前所見戰國時期官印實物大多爲銅質。
戰國時代官、私璽印遺物甚多,乃研究戰國文字之重要資料。璽大量出現與手工業、商業之獨立有關。大量應用於商業,代表個人信用;並用於政治,以證明各級官僚之身份與權力,流傳至今之印章大部分為官印。
秦始皇稱帝後,以玉作璽,璽乃從玉,並以「璽」為皇帝印章之專稱;餘者用銅,稱「印」。漢‧蔡邕 《獨斷》:「璽者,印也;印者,信也…。 衛宏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為印,龍虎紐,惟其所好。然則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也。』」據《漢書‧百官表》顏注引《漢舊儀》,諸侯王之印亦稱「璽」。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有清朝皇室蒐集與製作之歷代銅印1650餘枚、玉石寶章近250件,以及國人捐贈與寄存之近現代篆刻名品、竹木牙石角章610多方,更有原中央博物院早期購藏之兩方所謂商代銅璽。
璽印文字出於雕工之手,除鄭重者外,亦多反映民間文字之趨勢。惟璽印文字受印章形制之限制,為遷就印形往往變化字形,故璽印文字別具一格,與日常文字有不小距離。
璽印之印文鐫刻於金、銀、銅、玉等各種物質上,為最可靠之文獻資料,包括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之內容,從中吾人可以了解古代官制、地理、歷史、社會史,以及民族、風俗等各方面情況,此等資料乃印證、補充、糾正文獻史料之旁證。
1784年於日本九州福岡縣糟屋郡志賀汀出土一枚金印,印文為「漢倭奴國王」,其紐為蛇形,2.3厘米見方。此方印長期以來於日本學術界爭論不定,有人懷疑其真實性。此枚金印發現172年後之1956年,大陸雲南省晉寧石寨山一座漢代滇國墓葬中出土一枚與「漢倭奴國王」金印十分相似金印,亦蛇紐,印文為「滇王之印」,從而平息日本學術界一百多年爭論。
無獨有偶,1981年,江蘇省揚州邗江甘泉又發現一枚「廣陵王璽」金印,此枚璽印印文風格亦與「漢倭奴國王」印完全同,重量又無異。無怪乎遠赴東瀛展出時令參觀者歎為觀止。當東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A.D.57),中、日兩國友好往來即已開始矣。
clip_image001
圖一 「計官之鉩」 玉印 戰國 楚
印面1.8×1.8cm 通高1.35cm
clip_image002
圖二「外司爐鍴」鉨 銅印 戰國 燕
鉨面5.1×1.4cm 通高9.5cm
參考文獻:
故宮博物院:《古璽文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羅福頤:《古璽彙編》,文物出版社,1981
錢君陶等:《鉨印源流》,北京出版社,1998.4
小林斗盦:《中國璽印類編》,1996 年 2 月,(株)二玄社
莊新興:《戰國璽印分域編》,2000 年 12 月,上海書店出版社
小林斗盦:《篆刻全集》,一~十冊,2001 年 4 月,(株)二玄社
沈沉編:《中國篆刻全集》,共五卷,2000 年 7 月,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來自Bookman:人文願景〉
http://168hy.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