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

《周易》名義

一、名稱:
《左傳》、《國語》、《周禮》稱《周易》,《左傳》、《戰國策》、《論語》、《管子》、《莊子》省稱《易》。戰國已稱之為經;漢武帝時置五經博士,書名方連言之,稱《易經》。

二、意義:

(一)「周」作為書名之義:
1、孔疏引鄭玄《易論》謂:「言易道周普,無所不備。」
2、漢人《易緯》、孔氏謂書成於周代。

(二)「易」:

1、文字學上「易」字之義:
(1)本義:
王襄《殷契類纂》,金文 <毛公鼎> 、<盂鼎>已見其字,即《說文》「晹 」:「日覆雲,暫見也。」
《說文》一引祕書說:「日月為易,象陰陽也。」
《說文》:「易,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容齋隨筆:「身色無恆,日十二變,以易名經,取其變也。」
(2)引申義:引申之,而有變易、變化之義。

2、「易」作為書名之義:
(1)本義:
《周禮春官大卜》鄭注:「易者,揲蓍變易之數,可占者也。」
宇宙萬事萬物變動不拘,揲蓍以占吉凶也。
(2)引申義:
A、易簡:占筮得卦,所占係個別、具體之事。然編輯成書,將諸趨吉避凶之原則,加以系統化、抽象化,使之成為普遍規律。因變化不息之宇宙有其規律可知可行,吾人得以執簡御繁,謂之「易簡」。此說有據,《尚書‧大誥》:「爾時罔敢易法,…爾亦不知天命不易。」
B、不易:鄭玄從《易緯》說易有三義,又益以不易之義。
(參考書目見授課大綱)


(來自Bookman:人文願景)
http://168hy.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