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網路文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網路文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7年10月4日 星期四

網路語言(一)

一、定義:
網路語言即網際網路常用語,係網際網路文化特點之ㄧ,廣泛出現於聊天、論壇(BBS)等各種網際網路應用場合;並滲透現實生活,影響吾人日常用語。

網路語言之來源極其龐雜,除自創新辭外,多取材於方言俗語、各類外語、縮略語、假借字、諧音文、委婉語等,屬於混合語言。由於語言及文化不同,而形成各種具有地方特色之網際網路語言。

網路語言之評價不一,或以為當以積極態度正視網路語言,蓋新詞彙之傳播,主要取決於自身生命力,迺時代精神之體現;或以網路語言可能對傳統正規語言產生負面效果,故期期以為不宜。

二、種類:

(一)網路新辭:
油條:很花的男生。
洗耳朵:聽音樂。
洗眼睛:看電影。
火星、火星文、火星人:眾人無法理解之事物,多歸類於「火星」一詞,以形容此類事物宛如來自於火星,非地球人所熟知,如「火星文」指一般人無法了解,或難以了解之文章;以火星文發帖者稱為「火星人」。網路上亦稱所發帖子或網頁內容陳舊、重複之網民為「火星人」,以比況其似由火星甫抵地球,而於人類事物一無所知。

(二)方言俗語:
1、台語:

台灣教會多採通行羅馬字母為台灣話注音,俗稱白話字。因當今教育普及,人人皆知英文字母,白話字即由英文字母組合而成,其讀法與英文差異甚微。如:
白賊(peh-chhat):謊言、假話。
衰(soe):倒楣、倒霉。如「別一味唱衰台灣」。
衰尾道人(soe-boe-to-jin):不吉利者,布袋戲中用語。
見笑:羞人。真見笑:甚羞人。見笑事:羞人的事、見不得人的事。未見笑:無廉恥。
機車:龜毛,很不上道。
芭樂:很不上道。
爐主:倒數第一名。 顧爐:倒數第二名。 扛爐:倒數三、四名。
甘心(kam-sim):自願、情願。
感心(k'am-sim):感動於心。
阿西(a-se):茫然不知實情,源自南部平埔語 assey (不明白、不知)。
家後:妻、內人。



2、大陸所用方言俗語:
侃大山:原指網上聊天。「侃」即中國北方地區方言,聊天之意。
砍大山:「侃大山」之誤。
侃爺:指熱愛聊天者。
掛臘鴨:粵語俗語中指「吊頸自殺」。
方言俗語之特殊用法詳火星文。
(三)外來語:

1、音譯:
(1)單純借音:
馬殺雞:massage,按摩。
秀:show,表演。
紅不讓:棒球術語,直接音譯全壘打Home Run而來。
葡萄:來自西域(說法不一:大夏都城;伊蘭語,即古大宛語;撲達,今伊朗境),《史記》作蒲陶,《漢書》蒲萄,《三國志》蒲桃,其實一也。
戈壁:蒙古語沙漠。
菩薩:「菩提薩垂」(梵文音譯)之省稱,原義為:上求菩提,下化有情。菩提,覺悟也;有情,眾生也。
達賴喇嘛:達賴,大海也,喇嘛教首領之稱號。
檳榔( pin-nng):譯自馬來語 pinang
盧布:蘇聯貨幣名。
黑輪(ou-lian):日本關東煮中魚漿製品,日本語「おでん」。 秀逗(sio-to):短路,源自日本語ショート,而日本語又源自英語 short,指頭腦有問題。阿沙力(a-sa-li):源自日本語「あっさり」,日語指清爽,引申為做事乾脆、不拖泥帶水。榻榻米(tha-tha-mi):源自日本語「たたみ(畳)」。 運將(un-chiang):日本語司機為「うんてんしゅ(運転手)」,暱稱「運ちゃん(うんちゃん)」(有輕蔑之意) 。
(2)借音兼表義:
外來詞之拼音適與漢語一詞或多詞之聲音相同或相近,而此等漢語語詞之意義,與外來詞之意義有關。
烏托邦:拉丁文譯音,指一實際並不存在之地。一切出於幻想、虛構,根本無法實現之社會學說,稱烏托邦主義。
浪漫、幽默、引擎、俱樂部:皆來自英文。
(3)借音加漢語詞素表義:
由於近代大量西方文化湧入,遂造新字以命名新事物。例如「Beer」傳入中國,最初譯為「皮酒」,後覺不妥,於1910年左右創造音譯字「啤」,加上漢字類名「酒」。
或於類名前加番、胡、洋、西,然今已不用:洋灰(今稱水泥);或改變名稱:「胡桃」改稱「核桃」,「胡瓜」改「黃瓜」;或積之成俗,沿用迄今:番茄、西裝、洋蔥。
2、直接借用:
(1)借形:
日語借用漢字構詞,吾人加以引用,而不計日語讀音與漢字原義,如:積極、消極、場合、目標、出庭、米國(美國)。
或依原語言語法規則直接借用外來詞彙與文字,如張sir(張先生)、你好Happy,演藝界常用辭彙NG等。

(2)借音:
KUSO:惡搞之意,源自日文「糞」,音くそ,kuso為其羅馬拼音。 惡搞文化,又稱作Kuso文化,由日本遊戲界引入台灣,又經由網路傳至香港,繼而全中國。

3、意譯:
根據外語原詞之詞義,而用漢語語素翻譯,如:馬力、蜜月、飛機。但或以為此等非外來詞,乃以漢語語素所造之新辭。
外來事務,除人名、地名外,應取意譯,如:democracy,不譯「德莫克拉西」;cement,「水門汀」為音譯,不如意譯「水泥」;「安琪兒」不如「天使」。
外來語辨:或以為「拔河」一詞借自日本,其實不然,唐‧封演《封式聞見記》、《新唐書‧中宗纪》景龍三年已有詳細記載。《東觀漢記》寫曹褒:「寢則懷鉛筆,行則誦文書。」鉛筆古指蘸鉛粉塗改錯字之筆,與今日用石墨所製鉛筆異。日本人以漢語鉛筆意譯英語語詞「pencil」,吾人又沿用迄今,此非漢語固有詞義,因已舊瓶裝新酒。
(四)abbreviation:
BMW:長舌婦,Big Mouth Woman。
ID:Identity,身分、用戶名。

其他特殊用法如注音文、表情符號(顏文字),與符號,詳火星文。

(五)假借字:
1、定義:
假借有造字與運用假借之別。使用文字時,不用表示此詞詞義之本字,而借用一音同或音近(可雙聲、疊韻、通轉,或合音)之字代之,此借字即第二類假借字。如《詩經‧豳風‧七月》:「四之日其蚤」之「蚤」,其本義即今跳蚤,此用以代替讀音相同之「早」。有關假借問題,說本周師ㄧ田。
2、假借字之成因:
本無其字、不知本字,或為求簡便,而以音同音近之字代之。
3、假借字之條件:
一必要條件:具有音相近、同之聲音關係;二充足條件:約定俗成,已成社會習慣。如大陸為求簡便,將「襯衣」寫成「衬衣」、「豆腐乾」寫成「豆付干」,已廣泛使用;寫成「豆甫甘」則為音同或音近而訛誤之別字,二者之差別在於後者。
非必要條件:本字與假借字之意義是否關聯無涉,然而音同往往義近,不可倒果為因。
4、假借字例證:
《白虎通‧釋詁》:「桐者,痛也。」漢<史晨後碑>:「桐車馬於瀆上。」此以「桐」為痛、通之假借,梧桐樹不可能有痛或通之意。《左傳‧文公十八年》:「埋之馬矢之中。」此以「矢」代「屎」,毛澤東亦用「千村薜荔人遺矢」。
5、合音假借:
合兩字為一字之合音假借字。字數不多,但頗特殊,如:
叵:「不可」之合音字
盍:「何不」之合音字
網路語言中尚有特別諧音文,詳火星文。
(來自Bookman:人文願景)
http://168hy.blogspot.com/